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像前,正面朝上。我瞳孔骤缩

    ——

    吊坠上的槐树枝干,竟和遗像里奶奶身后的墙纸纹路严丝合缝,像是用同一把刻刀刻出来的。

    捡起吊坠时,红绳断口处的牙印格外清晰。那不是剪刀剪的,而是两排细密的齿痕,齿尖呈三角形,像某种小型哺乳动物的牙。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讲的故事:槐树下住着

    槐鬼,专咬红绳,吃人心。吊坠在掌心发烫,背面的

    槐开七载

    四字渗出暗红,像要滴血。

    井台方向传来

    咚

    的一声,像是有人在井底敲石头。我数着心跳,三秒后又是一声,这次更清晰,是三长两短的节奏。堂屋的老座钟突然敲响,不是整点,却

    当啷当啷

    响了七下,每响一声,供桌上的烛火就朝井台偏一分。

    我攥紧吊坠跑向楼梯口,看见二楼走廊尽头的窗户开着,夜风把窗帘吹得鼓鼓囊囊。窗台上摆着个蓝布包,是奶奶生前装针线的,此刻包口大开,里面掉出张泛黄的纸

    ——

    那是爷爷的死亡证明,日期赫然写着:2007

    年

    7

    月

    13

    日,凌晨

    3

    点

    3

    分。而今天,正好是

    2014

    年

    7

    月

    13

    日,凌晨

    3

    点

    03

    分。

    井里的水声突然变大,像是有人在下面哭。我扶着楼梯扶手往下走,青石板上有串湿漉漉的脚印,从井台延伸到供桌前,鞋印很小,像个七岁孩子的脚。脚印在遗像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滩水渍,形状像片蜷缩的槐叶,和我手腕的胎记一模一样。

    供桌上的蜡烛突然熄灭,堂屋陷入彻底的黑暗。我听见身后传来

    沙沙

    声,像是有人在摇蒲扇。转过身,借着窗外的月光,看见穿灰布衫的老人站在槐树下,这次他面朝我,裂开三道缝的蒲扇遮住半张脸,露出的下巴上长着颗黑痣

    ——

    那是爷爷独有的特征。他摇着扇子,扇骨上的槐花纹路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和我口袋里的玉佩,以及供桌上的吊坠,纹路完全重合。

    第四章

    穿灰布衫的男人

    出殡那天的牛毛细雨裹着土腥味,送葬队伍走到村口老槐树下时,抬棺的李大叔突然腿一软,棺材角重重磕在青石板上。我听见木头开裂的闷响,紧接着看见棺材缝里渗出黑红色液体,像稀释的血液,在雨幕里拖出蜿蜒的痕迹。王伯眼疾手快地甩下红布盖住,可那股腥甜的土味还是钻进鼻腔

    ——

    和爷爷坠井后井边泛起的气味一模一样。

    都怪这破雨!

    王伯的声音带着颤音,弯腰调整棺材时,我瞥见他后颈露出的皮肤

    ——

    那里有片淡青色的槐叶形胎记,和我手腕上的如出一辙。抬棺的几个汉子脸色煞白,没人敢再靠近棺材,李大叔捂着膝盖惨叫,说像是被什么东西咬了口,裤腿下渗出的血珠竟聚成槐树叶的形状。

    雨越下越大,送葬队伍被迫停在槐树下。我盯着棺材底部的黑液,它们在雨水里晕开,渐渐显出九个模糊的圆点,像极了相册里老槐树上的铜钉排列。奶奶的遗像在灵幡后晃动,相框玻璃上凝着水珠,顺着

    槐开七载

    的刻痕滑落,竟在照片底部聚成

    0713

    四个数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槐镇诡玉简介 >槐镇诡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