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六回 平定关内白崇禧挂帅征滦东 徘徊平津小诸葛定计夺幽燕
伐的功臣儒将,至此小诸葛之名在北方雀起。

    这一日,白崇禧和几员广西将领兴致勃勃地游览清故宫。他平时治事严谨,不喜游玩,这两年多来,南征北战,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所过之处,名山胜水多得很,可他从无游览之兴。如今,关内底定,关外问题解决有望,对这风光壮丽的北国古都,是应该很好地游览一番的了。他们一行从天安门往里走,过端门,越武门,走进太和门,来到紫禁城的中心。迎面只见三座雄伟森严的大殿屹立在一座白石台基之上。

    李品仙指着太和殿笑道:“诸位,皇上正在金蛮殿上等着召见我们哩!”

    叶琪即学着御前太监“叫军机”的口吻喊道:“奉上谕:第八军军长李品仙见驾!”

    李品仙没见过皇上,可在京戏里看过演员做戏,他把两只袖子一甩,诚惶诚恐地登上大殿,向那空荡荡的宝座行起三跪九叩大礼来,那滑稽摸样直引得大家捧腹大笑不止。白崇禧指着那金蛮宝座说道:“此地是皇上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但凡皇帝即位、生日和元旦、冬至等都在这里举行仪式。鹤龄你拜错了地方,这回脑袋得搬家的啦!”

    大家又是一阵大笑。他们从太和殿过中和殿,由保和殿出来,沿着石级下行,辗转来到养心殿。白崇禧指着东间一前一后两个宝座,对大家说道:“这里才是皇帝召见大臣,发号施令的地方。那两个宝座中间挂的黄色帘子,便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用的。辛亥年,孙总理领导革命党人,推翻了清王朝,清帝的退位诏书,就是在这里颁布的。那时,我们都是学生军北伐敢死队,正在武昌驻防哩,想不到,十七年后我们才打到北京来!”

    白崇禧说话间那种踌躇满志的神态,溢于言表。他从十八岁起便投身革命,参加学生军敢死队,由桂林徒步行军北上,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行军三千多里,驰援武昌。后来统一广西,出兵北伐,十七年的时间里,他与清王朝和北洋军阀作战,迭建殊勋,为推翻中国的封建统治作出了责献。假如孙中山不死,白崇禧或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被人尊敬的第二个诸葛亮也未可知!然而历史长河的流向实难逆料,人的命运归宿皆离不开历史的安排。三十五岁的白崇禧,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他盯着养心殿上那一大一小的两个宝座,思绪奔腾,浮想联翩——清朝皇帝倒了,继之而起的北洋军阀也倒了,到底谁将成为民国的主人呢?

    他们离开养心殿,串门过殿入宫,来到一座门前,白崇禧忽然停住步子,惊喜地叫喊起来:“你们看!”

    李品仙、叶琪、廖磊见一向沉着冷静很注意自己官行举止的白崇禧突然举止失态,惊得忙从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李、叶、廖三人不看则可,一看也都惊得呆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顿时站住不动了。你道他们发现了什么奇迹?原来,宫中前面那座高耸的大门上,黄底蓝漆书着三个赫然大字——“崇禧门”。白崇禧虽然博学多才,但是故宫中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座座大门,大小宫殿七十二座,房屋九千多间,他初来乍到,根本不知尚有这座与他同名的“崇禧门”,今天一见,真是惊喜齐集,惶恐参半,直把他那藏在心灵深处的管仲、韩信、孔明的雄心壮志倏地升华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准之上。还是李品仙最能揣度白崇禧的心意,他惊了一下之后,随即把白崇禧往“崇禧门”下拉,又将叶琪、廖磊和随行的副官卫士一个个推上去,簇拥在白的周围,他象一个出色的导演似的,命令跟随的总部秘书将刚从德国买来的那台新式莱卡照相机,镜头对准白崇禧一行,李品仙指挥就绪,才跑到白的左侧站定,下令:“照吧!”

    秘书欺动快门,咔嚓一声拍了一张,又从不同角度连续拍了几张。李品仙意味深长地说道:“从今日起,我们都出自‘崇禧门’下!”

    白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桂系演义简介 >桂系演义目录 > 第四十六回 平定关内白崇禧挂帅征滦东 徘徊平津小诸葛定计夺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