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入据平津总司令哭灵碧云寺 觊觎西北白崇禧请缨屯新疆
绪不太愉快。在北伐军即将打下北京之前,冯玉祥、阎锡山、白崇禧都督率所部向北京推进,企图先“入关中而为王”。但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自从五月初进入济南被日本军队阻击之后,毫无人性的日本侵略军惨杀了北伐军交涉员蔡公时和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人员,造成了震动中外的“济南惨案”。蒋介石害怕日本人,只得命令北伐军退让,至此第一集团军在津浦线上的进展迟缓。蒋介石见他的嫡系部队不能马上进入北京,冯、阎、白三人都有可能成为北京的主人,桂系已控制两广、两湖,如再让其占据京、津,后果不堪设想,蒋无论如何不能让白崇禧成为京、津的主人。而冯玉祥的力量在四个集团军中又最为雄厚,民国十三年冯曾发动北京政变,搞垮了不可一世的曹、吴,驱逐溥仪出宫,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时局,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搞得有声有色,蒋介石深怕冯玉祥入据北京,又发出什么通电,与他的南京政府相抗衡,因此不敢把京、津地盘交给冯。相比之下,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最弱,阎的野心也没有李、白那么大,把北京地盘交给阎锡山较之交给冯、白为稳妥。经过一番谋划之后,蒋介石于六月一日,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冯玉祥一闻此项任命,即气得跑到河南卫辉县百泉村“养病”去了,不再理会蒋介石。蒋介石自然知道冯玉祥的心思,因此到碧云寺门口,他忙推冯以大哥身份前行,冯不肯,蒋便挽着冯的手,一同并肩登山。
蒋、冯之后,是阎锡山和李宗仁。那阎锡山的身材和气质,与蒋、冯、李又更不相同。他中等身材,脸膛黧黑,唇上留着两撇老气横秋的八字须,额上和脸颊上已刻有深浅不同的皱纹,才四十五岁年纪,便已显得苍老。他比李宗仁大八岁,与虎气生生、壮实敦厚的李宗仁并排在一起,一个象老谋深算的师爷,一个象叱咤风云的虎将。前边的蒋介石和冯玉样心存芥蒂,后边的阎锡山和季宗仁也心怀隔阂。原来,正当白崇禧统率大军北上时,张作霖为了缩短战线,欲乘白崇禧部尚未到达正定,而以优势兵力一举包围歼灭突出的阎锡山第三集团军。阎锡山见事态危迫,急电请冯玉祥北上增援。冯玉祥因民国十四年冬在北京南口与吴佩孚血战,阎锡山不但不帮冯玉样的忙,却出兵晋北,企图腰击冯军,冯玉祥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此次他见阎锡山危急,不仅不及时出兵增援,反而尽撤博野、安国之兵,奉军乘机由康关、任邱进袭定县,眼看京汉铁路有被切断的危险,急得阎锡山只好向远在豫南的白崇禧求救。白崇禧急令叶琪的第十二军火速向走县、新乐一带增援,才使阎锡山转危为安。可是,到了北京,阎锡山因抓到了京、津地盘,对在危难之中救他的白崇禧毫无酬谢之意,阎霸占了京、津一带所有党政和税收机关,对白荐去的人,一个也不任用,自是白崇禧在京、津一带毫无根基,连部队的饷项也无着落。白崇禧气得大骂阎锡山不够朋友,懊悔当初真不该去救他。李宗仁此次到北京,听白崇禧报告阎锡山的所为,心中也窝着一团怨气。蒋、冯不和,阎、李不睦,冯、阎怀怨,蒋、李之间的关系则更加微妙。蒋介石对李、白伙同何应钦去年八月逼他下野,心中那口气如何咽得下去?他已经整治了一个何应钦,又想炮制一番李宗仁。此次北上祭告国父,蒋介石原已授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只邀请冯、阎北上,而故意不邀李宗仁,从而把李排斥于三个集团军总司令之外,使李在政治上受孤立打击。不料,冯玉祥因蒋介石把京、津给了阎锡山,心怀不满,便欲拉李宗仁以共同对付蒋、阎,冯玉祥见蒋介石不邀李宗仁北上,他忙从郑州发给在武汉的李宗仁一电,以个人名义邀李北上。李宗仁正为蒋介石不邀他北上祭告国父之事而不平,今见冯玉祥来电邀请,即欣然复电应邀。此事传到蒋介石耳里,他深怕冯、李联合将对他不利,忙从南京乘决川舰溯江而上,亲到武汉邀请李宗仁一道北上。李宗仁见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