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早期教育,从0岁开始
一开始就不允许,这对孩子就没有什么痛苦。正如一位诗人说的:“我们对从未得到的东西就不会感到不足。”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反而要给孩子带来痛苦。

    威特父亲教育孩子就是非分明、始终如一。从威特1岁时起,就严格要求他,不行就是不行。他从未考虑过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稍长大后再严格一些”。然而,这却是世上一般父母的普遍做法,他们的“禁律”反复无常,有时不行,有时就行。这样不知不觉就在培养孩子的投机心理,而不是自制力。应该说,父母没有定见以及父母的意见不一致,都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

    当然,在孩子刚刚开始出现破坏性行为的时候,大人就必须分清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无意破坏是由于肌肉不够发达和动作不够协调造成的,不是粗心大意和有意破坏。有些有意破坏属于孩子的探索性的行为,如打破鸡蛋,乱翻抽屉;还有些属于试探性行为,如推倒积木,撕碎报纸;还有些属于参与性和模仿性的行为,如将种好的花或莱拔起来又重新种下去等等,应区别对待,不能一味禁止。尤其重要的是,当你发出“不能这样”的警告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可以怎样”:

    对才1岁5个月的孩子光靠说教是不行的。要制止婷儿胡闹,如把东西往地上扔,你越制止她越来劲儿,这时需要的是转移。你只要说“请婷儿把床上的毛巾放在被子上(或沙发上)”或“请婷儿把地上的书放回书架上”她马上就会停止胡闹,高兴地执行命令。

    一天我在切冬瓜,婷儿要抢菜刀、我就对她说:“婷儿,帮妈妈把冬瓜皮丢到簸箕里。”婷儿马上就帮我干起来。一块块、一趟趟地丢着冬瓜皮,既管住了她,又在培养她爱劳动、爱帮忙的好品质。

    与划定“可、否”范围同步进行的,是及时建立起奖惩制度,帮助婷儿强化“对、错”观念

    婷儿每做错一件事,我就让她自己打屁股。她就把小胳膊伸到后面使劲地拍,嘴里还念叨着:“打!打!”打上几下,就“妈妈!妈妈!”地叫着让我来打。我开始以为婷儿把这当成游戏了,后来才发现,婷儿懂得这是惩罚行为。你看,每当她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如弄脏了手等,就自己请“打”、或把手伸到你面前讨“打”。

    不过,这是没有痛苦的惩罚。我不希望孩子因惧怕肉体疼痛而不做错事,这不仅因为打孩子并不能教好孩子。还会使核子用同样手段对待别人。我在制上孩子干什么事时,只说:“你要怎样怎样,我就不高兴了。”以此培养她对别人情绪的重视。

    一个重视他人情绪的人,就像一面响鼓,不必重锤也能管住自己。事实上,在婷儿真正懂得为什么要“抓紧时间,刻苦学习”之前,她最大的学习动力,就是“想让老师和爸爸妈妈高兴”。

    提前输入信息,定会开花结果

    婷儿快满1岁半的那两个月里,在智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体能和协调能力也在继续超前发展:

    婷儿现在跑得很快,很难摔跤,她可以从沙发到床铺随便爬上爬下,还动不动就爬到饭桌上或写字台上,叫人又好气又好笑

    在运动方面,她已能在门前60公分高的花坛上随便爬上翻下。我不是看到孩子登高就把她抱下来,而是教她怎样下,告诉她“先坐下来,再往下梭。”只要她学会了下的方法,就是大人不在跟前;登高的危险也减轻了许多。

    令人惊讶的是,一些男孩子教会了婷儿做俯卧撑,前几天婷儿趴在过道上一连做了五六个俯卧撑,简直把我惊呆了,笑坏了。

    婷儿的胳膊、腿都那么有劲,她能一条腿独立片刻(女孩一般2-3岁才能做到)「HTK],还能抱起7斤9两重的哈密瓜呢!在细动作上,婷儿用勺子吃饭,和端碗喝汤都很像那么回事,只要不故意调皮,可以喂得很干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哈佛女孩刘亦婷简介 >哈佛女孩刘亦婷目录 > 第二章 早期教育,从0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