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六尘落谢在你「心板上」的那个影子,然后你去执著它,这个叫做「回忆」,执雀过去的影像」叫做「回忆」。执着以后呢?因为「执着」就会「抓坠,抓住以后再来「分辨」它、「分析」它,这叫做分别。那你要「分别」之前就要先「抓坠。怎么抓呢?就用「忆」的这个功用(来抓),(这是)「心」的功用(之一),这是个心能,「回忆」是一种「心能」,(心)先抓住(影像)叫做「忆」,「把过去的影子抓回来」然后再仔细地分辨叫做「分别」。「忆想分别」这就是凡夫(心之运作),然后在「忆想分别」里面产生无穷的烦恼,自緾緾他。明明是已经过去的事情,还一直提、一直提,提个不完,那就很烦恼,所以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这样。什么叫做「禅师」呢?(禅师就是)「于一切法不忆想分别」,所以若能不忆想分别就能成大禅师,这是很难的啦!但是我们凡夫就很奇怪啦,你要他记的,他偏偏记不起来,而不让他记的,他偏偏又记得很清楚,所以很久很久以前一些琐琐碎碎、零七堆八的事他都记得,可是真正叫他念经、记经他又记不祝所以简单说,就是记一些垃圾。

    「无著」这个「著」就是「贪著」。「著」的意思就好像黏著,就像用强力胶一样黏著,用那个快干胶一黏著,马上就拨不开,那个就叫做「著」。那「著」什么呢?我们这个心就像强力胶一样,一沾到东西就黏住了,也像是章鱼有很多触肢,有八只脚,现在如果什么东西被它网住,就拨不开了,那个叫「著」、贪著。

    「不起诳妄」心中「诳」就是欺诳,「妄」就是虚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起用自己本具的真如本性的智慧来「观照」,「观」就是观看,「照」就是照见,要有智慧的眼才能「观照」。那这个观照就好像说,我早说的我们这个「心相」就像防空洞一样,防空洞中是黑黑暗暗的,你若拿著手电筒一照射下去,如同拿起佛祖的「般若智慧」的「手最筒」一照射下去,马上就亮起来,一照下去,你心中的防空洞中那些「蟑螂、老鼠、蝙蝠」马上跑光光、马上闪避去,所以以智慧一照,马上洞见一切。

    「于一切法不取不捨」。什么是「一切法」呢?一切法就是包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间法」就是「五蕴、六尘、十八界」这个叫做「世间法」;「出世间法」简单讲就是「佛法」啦!佛法即「戒、定、慧施、忍、进」(六度)、「禅净密律」等等,这些都叫做「出世间法」。「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裙啊,就是抓来拥有。那为什么要「裙呢?因为贪爱,「以贪爱故裙,「爱、娶有」嘛8爱」然后就是「裙,「裙然后「有」。「舍」为什么舍呢?「以瞋恚故舍」,因为讨厌所以要舍嘛!那如果是见性之人,以智慧观照,就不会贪爱,也不会讨厌,「不爱不憎」,所以「不取不舍」,因为「不爱不憎」所以「不取不舍」。那么这个「不取不舍」另外一个词就是「不即不离」,也是一样的意思,「即」就是接近,「离」就是离开(远离),这个就很困难,最难做的就是「不取不舍、不爱不憎、不即不离」,怎么讲呢?因为我们一般凡夫若不是最「爱」、就是最「讨厌」,(反之)若不是「讨厌」就是「爱」,很少是在中间的啦!若不是想要把它拥为已有,要不然就是讨厌到想办法把它舍掉。所以开始学习佛法修行之前,对世间一切名利乃至于妻子、眷属等等,都很贪爱。等到学佛以后又觉得这些很讨厌,(常想障碍你修行)想要赶快舍掉,所以就「趋于两端」走(另一)极端,等到渐渐修习大乘智慧以后,才可能包容一切。虽然包容一切,但是也不拥有,而也不舍弃,所以才能够广度众生,广度众生而不厌不悔。为什么?因为你如果贪爱的话,你就会对它非常非常的关心,关心到你的心连他的心。所以他的心动一下,你的心也跳一下。相反的,很讨厌也会这样子,你很讨厌有人,他其实没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