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心」,那么这叫做眼见色的时候不起「心」,那起什么心?就是起(以上)这些心。那不「动念」呢?「起心」和「动念」其实是一样的,念一动的时候,心就动了。「心」既然没有「相」,那什么叫做「起心」呢?即是「念动」。「念」若不动的话,心就没有「起」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叫我们修行的时候都是修「念」。念什么?念佛、念法、念僧,对不?都是「念」,所以佛如来的大法门就是一个「念」字。那么为什么要修「念」呢?因为「念即是心」,念就是心。离念无别心,离心亦无有念,听得懂吗?离念无别心,念即是心。

    我们再来看这个「念」字的构造,「念者从今、从心」。因此念是什么?「念」就是「今心」,「今」就是现在、此刻,「此刻、当前」这一「念」、这一个「心」。所以「今心」就叫做「念」。佛要我们去体会我们这颗心,那怎么体会呢?实在没有办法去体会,因为心是「无相」的,所以就得从「念」上著手,那就修「念」佛、「念」法、「念」僧,因为有「心」才有「念」,而且有「心」必有「念」,只是各种「念」的性质不一样,念的染境性不一样,念是清净的、还是汙染的,这样子而已。一切众生皆有「念」,所以这个「无念行」,并不是说「没有念头」,只是说「没有污染的之念」,而不是说没有「清净之念」。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这是个「观念」问题,是要「转」这个「污染之念」为「清净之念」,这样子而已,不是要把一切的念头全部斩断,不是这样子。所以这「无念法」是指「无杂念、无妄念、无乱念、无邪念、无恶念」,当体于一切法、于一切境界不起心动念、不起邪念、不起恶念、不起贪念、乃至于不起嫉妒念等等,称为「无念」。所以这个容易吗?这个当然就很难啦,对不!那么你要怎么样(才能达到无念)?你要先自能「观心」。可以观察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眼见色、耳闻声的时候要很「觉知」、「警觉」,乃至于「警觉」、「警觉自心」。这个「五根」接触「五尘」的时候,马上「警觉」,要常常「警觉」着,那如果一起什么「恶念」、或是「妄念」、或是「邪念」的时候,马上「警觉」。但是我们凡夫都是很散漫的,所以起什么念也不知道,也不在呼。但是那个「念」就是什么?「念」就是我们的「法身」。知道吗?「念」就是「法身」。为什么?因为「念」就是「心」、就是「意业」。「法身」是在那里造?是在「心」造。所以修行者就很注重这个「意念」,很注重「意业」,很注重这个「念头」。而凡夫呢?不见棺材不落泪,在造恶业的时候,心里面在造恶业的时候,都没有关系,等到做出来的时候,或是讲出来的时候,成为口业或是身业,也不觉太要紧,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等到受苦的时候,才有点点(觉得)要紧,甚至于也还不太要紧,是别人急,他不急。好!(以上是)「无念行」。

    「无忆」就是不回忆。我们凡夫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很喜欢回想。我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很浪漫蒂克,他说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造成「一个美丽的回忆」,你看多么美妙的一个境界,美丽的回忆,所以他一靠子都在造梦、寻梦。这就是愚痴凡夫啊8一切的烦恼都是由于回忆而来」,如果没有回忆就没有烦恼。为什么?一切事情「已过不可得」对不?如果过了,不可得,那你就不再去追寻的话,「追寻回忆」就是什么?炒冷饭,我们都喜欢炒冷饭,冷饭炒一炒,也蛮好吃的,天天都在吃冷饭。(关于)这个文殊师利菩萨有一部经「文殊发菩提心经」,(经中有人问)什么叫「禅师」?何谓「禅师」?文殊菩萨说「于一切法不忆想分别,名为禅师」。「于一切法无忆想分别」因为你追亿或是回忆,什么叫追忆、回忆呢?(就是)执雀过去的影像」。因为已经过去了嘛!回忆一定是过去的东西,对不?过去所谓「六尘落谢的影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