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笨,有的人大笨,对不?以智慧来讲也是一样,有的人有一点智慧,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有普通的智慧,这都有很多的差别,是不是这样呢?所以虽然「真如本性」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它现出来的「相」不一样,所以它的「作用」就有很多不同,差别就很多,虽然差别很多,但是究竟来说是没有差别;虽然「究竟」来说没有差别啊!但是因为因缘不一样的关系,所以也有种种的差别,这样听得懂吗?所以若要说「无差别」,另外一句也要说,「因为因缘不一样的关系,所以也有现出来种种不同的差别出来」,所以有「智」有「愚」。不是只有有「智」有「愚」,也有「健康」也有「生补的啊!也有长得很壮,也有缺嘴的,也有眼瞎的,生出来就这样子的,也有精神很政常的,也有发疯的,统统有啊!对不?这就非常不可思议,是不是这样呢?所以这都是众生的因缘不一样,它因缘不一样,它的「业果」就不一样。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密法,使汝等各得智慧」。我现在为你们解说这个「摩诃般若波罗密」的这个法,所以你们大家统统可以得到智慧。「志心谛听」,「志心」就是「一心」的意思,「专心一心」来好好听,「谛」就是「真」,「以真心来听」,不要再妄想分别。「吾为汝说」我来跟你们说。

    经文:〖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先看到这里。

    善知识,诸位善知识,这世间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就嘴里面一直在念、一直在说,说这个「般若」,如念一点「般若经」啊就一天到晚在说「般若」,就一直掛在嘴巴上。「不识自性般若」但是他实在没认识到他自性的「般若」,他所说的「般若」是外在的「般若」,不是真正的「自性的般若」,如果这样呢?「犹如说食不饱」,就好象「说食」吃的东西、食物,若只用说的,而没有去煮,也不能得到食物,只有用说的不会(吃)饱,这意思就是「画饼充饥」的意思,「说食不饱」和「画饼不能充饥」意思是一样的,你只用说的不会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只有嘴一直在说「空」,「口但说空」心实不空,而种种的迷执,贪著不舍,这样子的话,万劫也不能见性。「终无有益」这样只有说「空」,也没有利益就是,所以这一切佛法,都不是嘴巴在说的,都是要「心」来做的。「善知识」诸位善知识啊8摩诃般若波罗密」是梵语,「梵」的意思就是「清净」的意思,清净的语言,这是印度文的一种。「此言」,「此」就是此方,(此言)就是(指)我们中国话的意思,就是说「大智慧到彼岸」,因为他有大智慧,所以才能够达到彼岸。「此须心行」「此」就是这个事情,这件事情是须要心行,「心行」就在心里面修行,「不在口念」不是在嘴说的。「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果只是嘴念,而心没有照着做,不依行那就「如幻如化」,好像幻化一样,「幻化」的意思即不是真的,那就对本身没什么帮助,没什么利益。「如露如电」就好像「露」和「电」一样,露水太阳出来它就不见了,电也是很快、「电」是无常。所以意思就是说「刹那生灭」,这种智慧是不能久住的。「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如果嘴里面唸,还有心中照这样去做。「则心口相应」心跟口就互相呼应,这样「口说心行」,互相照应,相符合。

    经文:〖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