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你这样看儒家说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其实会不会朽呢?会朽,没有一样东西是不朽的,因为「一切法皆悉无常」,很明显地这个时代孔子公就没有很流行,对吧?那样就朽啦,对不!所以这个叫做「外迷」,「外迷五欲六尘」,「迷财、迷色、迷名、迷食、迷睡」,都是这个「心」被那些东西所迷惑了,这个「迷」就是「迷惑」,这是讲「外迷」。

    那「内迷」呢?这「外迷」已经够难了,对不?你要克服这「外迷」已经够难了,要有那种智慧啊!知道这些都是虚幻的,都是「依靠外法」心就不自在了,这已经够难了,你说光是要看那个「欧卡内」(日语,钱)就很难了,对不?可是「欧卡内」只是一个东西啊!跟「欧卡内」有关系的太多了吗!我刚才说的房子阿田产啦、洋房阿汽车啊这些统统都是啊!这些东西统统都是跟金钱有关系的,财啊!那要看开这个「器界」啊8有相的器界」的东西,(如看开)「房屋、田产、山河大地」这已经很困难了,这叫「器界」的就是「无情界」的。刚刚讲的那些「房屋田产」阿「色声香味触法」等,那些都是「无情界」的。而「有情界」的就更加困难了,你要不被所谓的就是「父母、妻子、儿女等眷属」所迷这就更难了,可是这些仍是「外法」。

    等到谈到「内法」那就又更难了,内迷「根身六识」或是「八识」,我们众生不但「迷于外」,而且还「迷于内」,迷自己的「身体」根身跟迷自己的心,「迷」身又迷「心」。那「迷」的根本是什么?「迷」的根本就是「贪爱」,因为「贪爱」所以「迷惑」。

    所以我们贪「外法」又贪「内法」。「外贪」这个世界,「内贪」(自己的)身心,所以不得「解脱」啊!然后(把)外贪(的)这个世界当作是我的,内贪(的这个)身心当作是「我」。所以一个是「我」;一个是「我所」。

    所以「外迷」为「我所」,「内迷」为「我」;外迷「我所」,内迷「我」。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因为心中迷惑,所以不能自己悟到。「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所以就要「假」就是依靠,就要依靠、假借大善知识,「示」就是指示,「导」就是引导,指示引导,才有办法「见性」,「见」到自己的「本性」。就好像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去玩,他因为迷路,所以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去要问人家说,总统府怎么去、在那里?有一个认得路的就跟你说,总统府在那边,你就这样走。为你指示总统府在那边、那样走的那个人,就是「善知识」。所以因为你迷了路以后,你再怎么转也转不出去,再怎么转也转不到,所以你就要靠善知识给你指示。一切众生不能悟道就是迷啊8迷」的相反就是「悟」,或者反过来讲,「悟」的相反就是「迷」啊!所以不能「开悟」的时候就是因为「迷」的关系,那「迷」的关系所以没有找到路,那因此就要靠「大善知识」来指示、引导你们(向)正确的方向。这个「指示」跟「引导」不一样,「指示」只是指给你知道就好;那「引导」呢?就是说甚至把你带到「目的地」,有时候若只是告诉你(怎么走),你听也听不懂,所以他就说「好啦、好啦,我带你去吧」!美国人和日本人经常会这样,我们台湾人不知会不会这样不知道,你若问他路,他跟你说了半天,你又听不懂,仍不知怎么走,他就会干脆带你去。「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你就要知道「愚人」愚痴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他的「佛性」本来是「无差别」的,但是只因为他的「迷」和「悟」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就有愚痴也有智慧的(人),种种的差别。所以有的人学习这个禅宗,很容易就坠入「断灭空」,他说「啊,没有差别」或说一切都不分别,虽然「不分别」,但众生还是有迷、有悟、有智、有愚啊!这「迷悟」和「智愚」还有很多差别,有的人很笨,有的人没那么笨,有的人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