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
有办法断他的烦恼,甚至他自己的事情都没办法,甚至他的家庭生活,他个人的生活,他都没有办法处理得很好,所以这就是一般世间的智慧,他可以数学很好,但是他的烦恼跟一般人一样,一大堆,他可以是科学家、还是数学家、物理家、化学家、乃至哲学家、历史家都可以,但是他心理的烦恼一大堆,譬如说以哲学家来说,以「罗素」,罗素也是哲学家对不对?但是他的生活就一团糟,他离婚三次,然后他以前常常要自杀,这是哲学家;那文学家呢?文学家他写文章是想要说教化众生,但是很多文学家、普通文学家也都是这样,烦恼一大堆,乃至自杀的很多,譬如说海明威是自杀的,对不?三岛由纪夫也是自杀的,像哲学家「尼采」他那么会写哲学,那么会教人,但是他自身在一生中都在疯狂的边缘,其他像画家那更不用说,画家发疯的也有,像「梵谷」,他就是一生都是在疯狂的边缘,甚至住在疯人院里面,「梵谷」也翻成「梵高」。所以世间人的智慧是没有办法得解脱,没有办法超脱烦恼的,只有佛祖的智慧有办法,乃至世间的圣人,譬如孔子来说他也很烦恼,你知道吗?你看「论语」、看「四书」就知道他也很烦恼,他烦恼什么?烦恼无官可做,所以周游列国就是要去当官,但无官可做,所以只好回去鲁国写春秋,这个你知道吗(史中有记载,史记「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又他(孔子)老人家也常生气,常常骂人啦,常常对他的徒弟也不公平,他喜欢的就称赞一大堆,那如果会跟孔子拍马屁的,譬如木氏、子贡、还是颜渊啦!他就对他们很好,像子由那个土公(粗人),他就把他骂得臭头,宰我常常都被他骂,这样子,所以(对弟子)有分别心啦!所以他(孔子)也会瞋怒,也会种种、甚至于你看林语堂的「子见南子」,「子见南子」你知道?「南子」你知道吗?南子是一个很美的女人,她是一个国王的妃子,虽然很漂亮但是很贪淫,孔子看到她的时候也惊动,所以那个林语堂就写了一个戏剧讽刺孔子,叫做「子见南子」。论语里面也有提到有人问孔子说,先生您见到南子的时候为什么「心动」(而失仪)?这样的问题。还有孔子也离婚,你知道吧8孔子出妻」,那个「出妻」就是把她离婚(休妻),好象是李敖(作家)吧写了一本书叫「孔子离婚」。我以前就是这样子,什么都看,所以有的没有的装了一肚子。所以世间人的智慧啊!即使是说我们中国人所称的「至圣先师孔子」他也烦恼一大堆,这样子,甚至他也不是只有烦恼是无官可作,他也曾无饭可吃,他在陈蔡的地方,陈国跟蔡国的中间的时候,被人家围,三日三夜都没有饭可以吃,所以也是一种烦恼。世间人的智慧像哲学家、还是圣人统统都有烦恼,只有佛祖的智慧能够断烦恼,剩下的人都没有办法。因为我就是从那里滚过来的,我就曾经研究哲学、研究了很久,为了要所谓「追寻真理」!东西方哲学都探索了一番,结果找不到(真理),最后还是觉得佛法最好,只有佛法才可以「断烦恼」,而且可以「安身立命」,其它的都没有办法,其它的,在说的人本身就没有办法了,那有办法教人,所以这个叫做「智慧」。
「出世间的智慧」能够「断烦恼、度生死、得解脱、证菩提」,出世间的智慧可以这样子,就是佛的智慧。但世间的(智慧)就没有办法(断烦恼)啦!
「次日」第二天。「韦使君」就是那个剌史。就「请益」请教。「师」就是六祖大师。「升座」以后就跟大家说。「总净心」,「总」就是大家、全部,大家都要净心。然后再来念这个「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智慧,「波罗密多」到彼岸,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另外一个翻法就是「大智度」,有大智慧才能够「度」。才能够「度生死烦恼」,若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度」,若没有智慧,无论你修什么样的法门,都没有办法「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