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
本体」是空如来藏;接着「如来藏」又有「不空如来藏」,出生这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是指说,这个「如来藏」虽然它本体是「空」,但是它会有作用、它有作用,它出生种种的作用出来,就变作「不空」。所以本性虽「空」,但是能够产生「不空」的作用(作用不空)。那本体是「空如来藏」是不变的,那么这个「不空如来藏」能够「随缘变化」,就好象我们说水,因为外境的风大小,所以现出来的波浪也有大小不一样。「本不动夜也是「不空如来藏」的一个现象;然后「能生万法」是它的总的功用,那么这个是「空不空如来藏」。那「空不空如来藏」以及「不空如来藏」这两个都是「如来藏」的「随缘之用」,而他所依据的「本体」是不变的「空如来藏」。
好,我们翻开第十页,继续上次所讲的。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上回讲到这里,这还要重复讲一遍。五祖大师又说,古时候,「昔」就是古时候,古时候达摩祖师他当初来(此土)中国的时候「人未之信」,「人未之信」就是人未信之,这是倒装句,就是没有人信他。这个没人信是信什么?信「自心是佛」这最重要的道理,禅宗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深的,说你「自心是佛」这个是最难信的。这要有大根器才有办法信,(当时)就没有人信他所说的这一个。因为自心是佛,所以「直指人心」,就能够「见性成佛」。
「故传此衣,以为信体」,所以达摩祖师他除了传法以外、也传衣。「衣」就是「袈裟」,当做是「信体」,信就是说,这个「信」是征信,征信之体,让人家相信说这个法门真正是达摩祖师所传的。「代代相承」,每一代每一代祖师传给祖师,互相都相继承。「法则以心传心」,那所传的法就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悟自解」就是说「不由他悟」,在经上说「不由他悟」。怎么说「不由它悟」呢?因为这要自己去做,不能说全靠师父,师父是给你开示,开示完了你要自己去做,自己做你自己就会悟到。因为师父跟你开示的有一个程度,到某个程度为止,其它的你必须要自己去解,自己去悟。
「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若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慧能启曰:向甚处去?祖曰: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看到这里。
自古以来「佛佛惟传本体」,佛祖和佛祖之间所传的就只传「本体」,「惟」就是只是,只有传这个「传心法」,这个「传」是传心法,传心跟法的本体,就是说传那个最重要的地方,其它较小的就自己去悟就好了,因为这禅宗是最高的,所以只有传那个最重要的地方,那较小的、不是很重要的,都要靠自己去悟,不是说每一件事师父都要给你交待得清清楚楚。「师师密付本心」,师父、每一位祖师,这个「师」就是祖师,祖师和祖师之间都是「密付本心」,「密」的意思就是说不是公开的,都是私下传的。所以都是一对一,一对一那样那样传的,私下秘密。「付」就是交付或是咐嘱。「本心」是什么?「本心」就是「本自清净」,自无始以来就无染著的心,就是「本心」。都传这个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这个袈裟是争夺的起端,所以到你为止,以后不用再传了,就是传到六祖大师为止而已。六祖大师接下来就没有七祖了,六祖是因为传衣传到人嘛!传到六祖。所以不知后代怎么说有七祖、八祖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其实没有。因为如果有「祖」,那也只有一个,一个才可以称「祖」,那如果有好几个就不能称「祖」,你也祖、我也祖,到底谁才是祖。所以只有一个而已,同时候只有可以一个祖师,同时候可以一尊佛出世。所以不能同时候有二尊佛、三尊佛、七尊佛,同时候在同一个世界一尊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