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相信什么呢?相信说他确实是祖师传给他的。譬如说五祖是四祖传给他的,要怎样才知道说这是四祖传给他的呢?就因为四祖拿这衣给我,这个袈裟给我,这袈裟还在这儿。那袈裟是谁的呢?那袈裟是大迦叶的衣。所以那是金刚袈裟哩!比我这件更美(师父笑),因那是安金的,我这是安布的、用布条,他那是金的,可能很重噢,要是没钱,敲一条下去卖(师父笑)。「以为信物,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敬传这个袈裟,当作是传法的征信,一代一代相承,这个法呢?就以心传心,这个就用「心」来传给「心」,这意思就是说「不能用一般的言语来讲,这是以特殊的言语在讲」(用心的语言讲)。传了之后「皆令自悟自解」,会使大家都可以「自悟自解」。好,今天讲到这儿。

    第十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

    第十一集

    上回说到这经本的第十页。五祖大师传给六祖大师这个传法偈,这称为「传法偈」,祖师传给祖师,都有一个偈子,称为传法偈。但是还没有继续讲下去之前,来复习一下上回,就是五祖大师开示这个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那时六祖大师开悟那个地方,现在稍微复习一下,就是最重要的这个「金刚法门」,「金刚法门」就是金刚经的「心要」。金刚经的「心要」是什么?就是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简单讲是四个字「无注生心」,这「无注生心」就是金刚经最重要的法门。因为金刚经开始的时候就是须菩提问说「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坠?释迦牟尼佛回答说「应无所坠。如何「坠呢?就是「无所住而坠,所以叫「无坠、「无住而坠。云何生「其心」?那佛是答,应生「其心」,结果好像等于没有回答一样。但是你那个意思要从经文里面的上下文来看,所以这个就是金刚经的「总法门」。「无住生心」,那么「无坠是什么?无住就是「智」,那生心就是「悲」,所以是悲智双运」。那悲智双运这样修行的结果就会达到所谓的「褔慧两足,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这样就是究竟圆满了。所以这就是「金刚法门」。那由这个「无住生心」,因为「无坠刚刚讲说是「智」,那么「生心」就是「悲」、悲心;那「无坠也就是「慧」,那生心呢!就是「福」;那「无坠是能够自度,「生心」能够度他;无住者自觉,生心即觉他。

    接下来看这个「无住生心」,这金刚法门和六祖的大悟那个大悟偈境界有什么关系?六祖大悟的内容是本自清净,第一个就是「本自清净」,这个是悟得的总相,这一个是「体」,不生不灭、本不生灭也是「体」。接着「本不动夜跟「本自具足」这一个是相。因为一切法分三种,「体、相、用」三种。真如本体的这个「体」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本自具足」和「本不动夜这是它的「相」,现出来的「相」,是「具足」跟「没有动夜。然后他的「用」呢?「能生万法」就是它的「用」。所以,六祖大师所悟到的境界就是「真如本性的体、相、用」。

    另外再说这个真如,就是「如来藏」。分做三种:一种是「空如来藏」;一种是「不空如来藏」;一种是「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是不变的;「不空如来藏」跟「空不空如来藏」是随缘。那么,第一个「本自清净」跟「本不生灭」的那个「体」是指「如来藏」的第一个「相」,就是「空如来藏」它的「本体」;第三、第四句「本自具足、本无不动夜这个就是「不空如来藏」;第五句「能生万法」这个是「空不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的意思就是说,「如来藏」它的体「自性空」,所以叫「空如来藏」。因为「自性空」,所以它能够「容一切万法」,而且能够「生一切相」,如果「不空」的话就没办法了,所以他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