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
这需要受持五戒和十善,中品的人就可以来世再做人,下品的来世就没把握了,上品的人就可以升天,这是凡夫。如果要修道的人,所以受五戒不一定是修道,你要知道受五戒有的是求福,但是你受五戒有大福。再过来就是「声闻乘」,声闻乘的人就是见到娑婆世界很苦,深深感到这个世界很苦很苦,苦得已经不能忍受,所以赶快要解脱,于是就修苦、集、灭、道「四圣谛法」求解脱,这种人叫做声闻乘。再来「缘觉乘」,声闻乘是见到「苦」,缘觉乘是见到「无常」,比较高一点。为何称作「缘觉」呢?就是修「十二因缘」,从这十二因缘里面得到觉悟,所以称为缘觉。十二因缘就是讲无常的道理,因为体悟到无常,所以他修「出离」。其实缘觉乘所修的无常,也是一种苦,但是苦有很多种,可是这个无常是「苦的根本」,为什么会苦,因为「无常」故苦。所以缘觉乘他是有更加高一层的原因,因为他不是在果上,而是在因上,为什么会苦?是因是无常,这个叫缘觉乘。接着就有「菩萨乘」,菩萨乘除了它要体悟到世间的无常和苦以外,为了要自求度脱,同时他还发大悲心要度脱众生,这种人叫菩萨,修六度万行,这叫做菩萨乘。接着菩萨再往上就是佛了,叫做「佛乘」。「一佛乘」就是说在法华经内说的,佛祖说这么多,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讲这么多「乘」,到底佛祖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佛祖的意思、究竟的意思只是说「你们都应该要作佛」,我跟你们说修「人天法」,然后得到世间的福田,得到快乐,这只是暂且说说而已,为何要如此说呢?因为你没有那个根器,我跟你说那么高的法,你也没法修,所以你现在只要增加一些福报就不错了,如果根器、根机比较好的人,我就叫你修四圣谛、八正道,不再求世间的福田,因为世间的福田是「有漏」的,是无常的,这不究竟,也不能出离,也不能解脱,也还是在三界六道之内,所以你如果有这个根器,我就给你讲四谛八道的道理,让你去求解脱,或是说十二因缘,让你有更高的体悟。如果有那种人,就是说他除了自己感到很痛苦以外,他又会感觉到别人也一样,所以他有发心要自度度他,这种人就叫做有发大悲心的人,我就和他说「菩萨法」。不是只是说「自求度脱」而已,因为二乘人就是自求度脱啊,但是菩萨是「自度度他」,这要有那个心才可以,也就是说菩萨比较不自私嘛!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的利益而着想,为别人的利益而发心,为别人的利益而努力,为别人的利益而受苦,为别人的利益而受难,乃至于舍生命,这种就是菩萨。如果有这样的人,我就教他菩萨法,就修「六波罗密」,乃至于修「十波罗密」、「四摄法」,如此去修,修菩萨就修菩萨道,行菩萨行,这样已经「四乘」了,对吧!但是这个都不是如来的本意。如来的本意就是说「你们每人都要和我一样,将来都要成佛」这样的意思。因为怎样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们如果不成佛,我们用一个白一点的话说,「不成佛白不成佛」,这样可惜啦!因为你的佛性你不用,你不用来成佛,你宁愿在外面抛头露面,在六道里面轮回,抛头露面,轮转受苦,这样可惜,这样白白浪费,这样枉受苦难。怎么枉受呢?这叫做冤枉,冤枉无处诉,冤枉啊!怎么说呢?你本来不用如此啊!你本来可以不如此,在这个六道里面轮转,可是因为你不用你的真如本性,你不用你的真心,你全是用你的「虚妄之心」在生活。虚妄之心是什么?就是贪、瞋、痴、烦恼啊!跟别人计较,天天就是点钞票,因此就轮回生死,贪、瞋、痴、嫉妒等等,这些恶法都是「虚妄之心」,你不用你的真心,而用虚妄之心在生活,所以永劫不得出脱,所以就枉受苦难,如此可惜啦!可惜你具有一个佛性,甚至于你有佛性你都不知道啊!所谓「不知不觉」啊!所以众生就是如来。如来是已经觉悟的人,对不对?他觉悟什么?他也没有觉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