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
,他所觉悟就是觉悟他的佛性,这样子。那我们不知不觉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不觉知自己有一个佛性,不觉知自己有一个真如本性,所以无始劫来,只是用自己的妄心在讨生活,所以就枉受辛劳,枉受辛苦啊!
好!那么现在回到这个正题。佛种种的方便言说都是什么?这个字「诱」、拐你,好象小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你会对他说「来来来」对不对!你「来来来」他就走一步,又「来来来」他又走一步。我们就象那个婴孩一样,正在学走路,如来就拿一颗糖「来来来」,你因为想拿那颗糖,你就向前走,所以一步一步拐你,拐到你能够走,拐到你不用扶旁边的栏杆就能走,如此渐渐成熟。所以开始的时候用简单的东西,用人天五乘、人天法来诱你,引诱,再来就用小乘法、再来就用大乘法,最后就用入究竟的一佛乘,这是如来的本意。大家都要成佛,这是究竟,你不成佛太可惜了,意思是如此。
那有人发心,根器大的人一发心,就是我要求佛道,其它我都不要。譬如像世间苦,没有关系,我就是要求佛道,我不求小乘道。当然啦!那些什么世间法,那些东西都不求了,那练气功,唉!这个嗤之以鼻,根本看都不看,然后还有种种的那些世间贪著的法,根本看都不看,弃若敞屣,听得懂吗?好象一双破鞋子该丢掉了,你若是开始学佛的人,一双破鞋子要作何用,你有新鞋子不穿,每天穿那双破鞋子,等新鞋子坏掉了你才去穿它,对不对?所以学佛的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觉知,然后「自求大乘」、「自求一佛乘」。但是一般的人不是如此,这六祖大师他说「唯求作佛」,我就是(要)求一佛乘,「不求余物」。但是我们(却)不是,我们很多学佛的人所求的很多,有的比较下等的就求一些世间之事,有的求发财、有的要求病能痊愈、有的求先生能乖些,不要喝酒、不要睹博,儿子会念书、生意好,求这些,这就是求世间的。如果比较高一些的,就求其它的,说这娑婆世界太苦,我要赶快出离,或者说我赶快去西方净土避难哪,不是说去西方净土不好,很好啦!但是现在是说最究竟的,最究竟发心的人,就没有此土彼土的差别,但是也不贪爱这一个世间,所以如果是真正发大心之人,所谓发大心,你就要知道,说「他很发心」,发什么心,那真正发大心就是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能这样吗?你自现在开始就不要妄求,世间人有一点可怜的地方就是妄求,虚妄追求或是「盲目追求」,看别人追求那个,就跟着别人追求,譬如有很多人如此,例如现在,好像在十多年前开始的样子,很多小孩都去学钢琴,或学小提琴,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在学,我的孩子不学也不行啊!所以都在比较,这就是虚妄追求。看别人如何,就要如何,还有的人还有更加可怜的,就是上大学或者结婚,也是一样,你为什么结婚,大家都结婚,我也结婚,你为什么生小孩,大家都生小孩,我不生不行啊!真的啊!不生就有社会压力,对吧,有社会压力,那你就过不下去啊!你已经有三个女儿了,还要生孩子是为何?就因为没有儿子,大家都生儿子,我不生不行,赶快生一个,要生一个,又说不够,再多生一个,因为生一个,好像不太安全的样子,再一个比较稳,可以传完满接代,所以这个都是为了别人,为了别人而活啊!每啊个人都在赚钱,每个人一个月至少三万五万,那我至少也要三万五万,我如果赚二万五,就比别人差,就不行了,其实我两万五已经是够用了,但是别人都是三万,我就不能两万五。所以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因此就虚妄追求。那你如果是真学佛人,你真正有发心要学佛,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气魄,「从今以后不再虚妄追求」。那样叫做什么?这样叫做「息心不求」,你说要学「心地法门」,这个就是心地法门,这个就是最困难的,但是这个你必须做,你如果不做,你读再多的经也没用,我说再多让你们了解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