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九 护法品 问题讲解
,却是面色红润。第二、能开发智能。参禅到达某一阶段,自然心地灵明,对于过去、未来或者现在的事物,都能了了分明。第三、心生欢喜。参禅的人会感受一股不同于世俗之乐的禅悦法喜。第四、有慈悲心。有了禅的体悟,会顿觉众生很苦,因此满怀慈悲,想去广度众生。第五、会有神通。有了禅定,自然会有神通力,例如久远以前的事物,刹时近在眼前;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如在耳边等等。不过,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执着,有了执着,会成为魔境。所以,参禅的人,不但是魔来魔斩,还要佛来佛斩,不执着,如此坐禅、习定,才能会道。四.甚么叫无尽灯?所谓无尽灯,就是取一灯分百千灯,灯灯相传,法脉无尽的意思。《维摩经》说: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荆在佛教里,灯代表智能、光明、佛法、真理;学佛,就是要点亮心里的明灯,以照破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以信心为烛,以慈悲为油,以念为器,以光为功德,以此无尽灯来灭除贪瞋痴三毒,来点亮内心的光明。学佛的要务,就是要点亮心里的灯光;外面的灯光纵使再亮,但是照不到自己的内心,唯有点亮心中的般若之灯,才能照亮自己,照亮别人。禅宗讲究传承,讲究一脉相传。在六祖大师之前,历代祖师均以衣钵为传承信物;到了六祖大师以后,虽然不再授衣传钵,可是他提倡无尽灯,也就是要我们每一个参禅的人把禅法灯灯相传,所谓推舂日久工夫熟,祖宗勘挑无尽灯。只要我们舂米、推磨的功夫日深,铁杵终能磨成绣花针。只要我们参禅有所得以后,所谓一花五叶,分灯无尽,过去历代祖师的大法,就要靠我们点燃无尽灯,灯灯相传,才能赓续不绝。五.如何是大乘的境界?在佛教里,一向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之分。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大乘佛教是指北传佛教。过去佛教从印度对外传布,形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锡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即是南传佛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属北传大乘佛教。大乘是指发上弘上化菩提心的菩萨。小乘是指以自己的解脱为主要目标的声闻、缘觉。乘是车子的意思,喻指能够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载至觉悟彼岸的教法。菩萨发心普度众生,故称大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大乘的大有七种意义:◆缘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之法,以一切佛法的广大法义为缘,因此称为缘大。◆行大:指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又能利他。自他两利,妙行具足,因此称为行大。◆智大:指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能观察,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着,因此称为智大。◆勤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从久远劫以来,发广大心,勤修无间,期登圣果,因此称为勤大。◆巧大:指菩萨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化身生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救度众生,因此称为巧大。◆畏大:畏即无所畏。指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白诸法道理,能善加判别,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判定无失,则无所恐惧,因此称为畏大。◆事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为令一切众生了解其大事因缘,因此屡屡示现于世间,演大妙法,入大涅槃,因此称为事大。另据《菩萨地持经》卷八所载,菩萨的七种大是:◆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指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为最上最大。◆心大:心,即诸佛广大之心。指菩萨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解大:解,即解了。指菩萨由解十二部经,了知诸法的义理,全无疑碍。◆净心大:指菩萨既能解了十二部经,依之而行,则能远离诸惑染,超过一切解行,心得清净。◆众具大:指菩萨所修福德智能,都是成佛的资粮,毕竟证得无上菩提。◆时大:时,即时数。指菩萨历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六度,毕竟当得无上菩提。◆得大:指菩萨由前六种功德为因,证得无上菩提之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