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六 忏悔品 问题讲解
是十六年。十六年来,鸟窠禅师没有跟他讲过一句佛法,也没有说过一个道理。会通侍者终于忍耐不住,就向鸟窠禅师告假,要到他方参学。鸟窠禅师一看,这个徒弟跟随我十六年,忽然要走了,就问:你要到那里去啊?侍者说:我要到诸方去参学。鸟窠道林禅师就说了:佛法何必到别去学呢?我这里也有一些啊!说完之后,立刻从身上拈起一根布毛,他说:你看,这不就是佛法吗?会通侍者当下廓然大悟。所以,后来人们就叫他布毛侍者。布毛侍者因一根布毛而觉悟,我们现在别说一根布毛不能觉悟,就是拿一件毛毯给你看,你也不见得能觉悟。布毛侍者他是经过十六年的功夫,到了那么一刻,才悟道的。又如佛陀在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成正觉,开悟成道。我们现在即使天天看天上的星星、月亮,甚至天天看太阳,也不能开悟。因为佛陀是经过多少的苦行、多少的修持,慢慢的累积,到了那么一刻,因缘成熟,一下就悟道了。近代的太虚大师,他曾在普陀山闭关,某夜,闻前寺开大静钟声而进入禅定,直到隔天清晨听到钟声才出定,但他以为还是昨天晚上的开大静。太虚大师经过了这次悟道的体验,从此真是深入经藏,智能如海。所谓见性成佛,这是每个人的自家事,靠别人帮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保证。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本具,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六.如何发四弘誓愿?《劝发菩提心文》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参禅学道,应该以发心立愿为下手的工夫。在世间上,读书求学,做人处事,也都要立定自己的志愿、目标;参禅学道,当然更要发心立愿了。在佛教里,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了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弘愿。譬如: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终于完成西域取经的大愿;监真大师为大事也,何惜生命!终于将佛法弘传到日本;宋朝永明延寿禅师,屡用公帑买鱼虾等物放生,事发被判死刑,面无惧容,只愿将此一命,布施众生。唐朝沩山禅师,发愿做一头老牯牛,来为众生服务,所谓欲为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这些高僧大德们,因为有菩萨的行愿,所以能完成他们的道德、修行。现在,有的人发愿往生后捐出遗体、器官,这也是需要有大愿心、大勇气,如果没有愿力,如何肯这样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所以,这个世间,如果人人有牺牲奉献的愿心,就不会有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人人肯发心为人,就能为世间点亮明灯,增加热力。发愿,有别愿和通愿。所谓别愿,例如: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来成就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普度众生的心愿;观世音菩萨有十二大愿,所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文殊菩萨也是发十二大愿,他用智能活水润泽世间;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礼敬诸佛,这是对人格的尊重,称赞如来,这是语言的布施等等;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像这种伟大的愿心,不但完成自己,也照亮了人间。所谓通愿,就是通于一切、普遍一切。例如: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发的弘愿,称为四弘誓愿。根据经典记载,过去诸佛,莫不由发愿而成。所以,有了大愿,才能成就。发心立愿既然这么重要,我们如何来发四弘誓愿呢?众生无边誓愿度学佛修行,除非甘心做个小乘的自了汉,否则弘法度众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所谓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只要是大乘行者,都应该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心。如何才能度尽无边众生呢?《金刚经》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因此,度众生的究竟之道,就是布施佛佛法,帮助众生解脱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六 忏悔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