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六 忏悔品 问题讲解
世间上的财宝,是黄金、钻石、珍珠、玛瑙等;出世的财宝,就是佛、法、僧。世间上的财宝,能够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出世间的佛法僧三宝,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富有。所谓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谓法,就是佛教的经典、佛理;所谓僧,就是菩萨、高僧大德、弘法利生的僧团。说到归依三宝,三宝也有好几种。有住持三宝、最初三宝、化相三宝、理体三宝、一体三宝。我们现在归依的住持三宝,佛象是佛宝,经书是法宝,僧团是僧宝。化相三宝就是最初三宝,也就是最初成道的佛陀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的真理是法宝,五比丘、千二百五十人的阿罗汉是僧宝。另外,还有理体三宝,佛宝是指佛的法身,也就是真理之身;法宝是报身,是从法身所显现的庄严无比的身相;僧宝是应身,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应化世间的佛陀。其实,法身、报身、应身,在理体上是一体的,法、报、应化身,叫做自性三宝。意即: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三宝的功能,不一定出家人才有三宝,或者佛陀才有三宝。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性里,都具足有三宝的功德。比方说,我们自性的法身,就是佛宝;我们自性的真理,就是法宝;我们自性的清净,就是僧宝。所谓归依三宝者,其实就是归依自己,因为自己的自性里面就有佛法僧三宝。所以,禅宗讲不做佛求,不做法求,不做僧求,就是怕我们心外求法,不能直下承担。因此,真正的归依,就是要归依自性三宝,也就是所谓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有一个信徒问禅师说:我们要归依自性三宝,甚么叫做自性三归依呢?禅师说:要等到石龟说话的时候,我才告诉你。信徒自认也是禅宗的行家,就说:石龟说话了。禅师反问:石龟向你说了甚么呢?意思就是说,自性三归就是不可说,有说即非。所以,归依自性三宝,就是归依自己了不得的一个无对待、无实相、实相无相的自性三宝,也就是无相三宝。我们的自性三宝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归依三宝,可以获得无上的功德,三宝的意义是:◆希有义:世间宝物,贫穷者不能得到,三宝也是如此,没有善根因缘的众生,百千万劫无法值遇,故名为宝。◆离尘义:世间宝物,本质上没有瑕秽,三宝也是如此,绝离一切有漏的无明、妄想、尘染,是最极明净的,故名为宝。◆势力义:世间宝物,能除贫穷,医治病毒等大势力,三宝也是如此,具足不可思议的神通威力,故名为宝。◆庄严义:世间宝物,可以庄严世间,三宝也是如此,具有无量的无漏功德,能庄严出世间,故名为宝。◆最胜义:世间宝物,在一切物中最为殊胜,三宝也是如此,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最为殊胜无上,故名为宝。◆不改义:世间的真金,不论烧打磨链等,本质仍旧不变,三宝也是如此,因为是无漏法,所以不为世间的称、讥、悔、誉、利、衰、苦、乐八风所动,恒常不动,故名为宝。三宝的功德巍巍,难可具说。根据经典譬喻,佛如良医,善疗众生病;法如药方,能除众生苦;僧如看护,常解众生恼。三宝的重要,譬若阳光、空气、清水,这是人生三件宝,佛法僧则为出世的三宝,都是众生得度的因缘,缺一不可。三宝又如冥冥黑夜里的灯烛、滔滔苦海内的舟航、焰焰火宅中的雨泽,皈依三宝,就像为自己的人生建设一座电力公司,成立一家自来水厂,开发一亩肥沃良田。皈依三宝能令我们认识自性,开发内心的宝藏。归依三宝的利益,无量无边,不归依,则无缘受用。有一个寺院,住持和尚忽然生病了,没有办法和各方问道者讲话,就拜托他的师弟说:你代替我去论道。师弟说:师兄啊!你拿我开玩笑,我是一个苦行僧,我那里会说佛法?那里能跟人论道呢?师兄说:也没办法,你就出去讲几句客气话好了。师弟不得已,坐上宝座。论道的人来了,看到一位大和尚,立刻就问:甚么是佛?苦行僧心想:佛的历史我也不懂,佛是觉者,自觉觉了甚么?觉他觉了甚么?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六 忏悔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