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三 决疑品 问题讲解
千生,没个人依怙。所以,禅净应该双修。自古以来,禅宗和净土宗时常发生一些纠纷,参禅的人认为念佛的人是心外求佛,是靠他力;念佛的人也批评参禅的人不靠佛力,那有那么容易成就?所以,禅净之争一直成为佛门一个重要的问题。永明大师的《参禅念佛四料简》,提倡禅净要调和。他说:如果你参禅又念佛的话,就好像带角的老虎,既可以现世作人师,来生也可以作佛祖,这是第一个主题。第二、假如你没有参禅,你只念佛,念佛很稳当,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又何愁不开悟?第三、有禅没有净土,十人可能会有九人走叉了路。所以,参禅没有名师指导,常常着魔,常常有其它的意外事情发生。假如没有禅,又没有净土,更是危险,将来百年以后,地狱、饿鬼、畜生,铁床并铜柱,万劫千生没有个人可以依怙,又如何能得度?禅和净究竟那一个好?过去有两个徒弟,有一天,大徒弟来跟师父说:师父!现在这个时代,最要紧的要弘扬禅宗。你看,禅,多高的智能,生活里有了禅,多幽默,多有境界!现在西洋人都学禅,我们今后要弘扬禅宗。师父听了点点头说:很好!大徒弟走了以后,小徒弟来了,师父!人生如苦海,所谓生死事大,要了生脱死,必须要念佛,念佛如同坐上一艘安全的救生艇,念佛才能慈航普渡,我们要弘扬净土。师父说:你说得对,很好!小徒弟也走了。在旁边听话的侍者觉得很奇怪:大徒弟说禅宗很好,小徒弟说念佛很好,究竟那一个好呢?于是问师父:你刚才说他们都好,究竟那一个好呢?师父说:还是你的好。从这则公案可以说明,一个真正悟道、有修有证的人,看根机,适合那一个根机,就是那一个好。有时候,禅宗批评净土,净土诽谤禅宗,这样一来,受害的是佛教徒。因此,希望我们都能秉承过去的祖师、诸位禅宗大德们的这种看法,我们还是有禅有净土,来过一个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的这种修行生活吧!四.如何能亲觐弥陀和净土?在前面我们谈到了净土,怎样才能看见净土?怎样才能亲觐阿弥陀佛呢?自古以来,我们从《净土圣贤录》的记载证明,不少人现世今生就能亲觐阿弥陀佛,就能亲见极乐世界。例如明朝的袁了凡,他见过极乐世界的净土胜境,见过阿弥陀佛的庄严报身。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在江西庐山结社念佛,也曾经三次亲见阿弥陀佛现身。唐朝善导大师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每称念一句佛号,口出一道光明;念十句佛号,口出十道光明;念百句佛号,口出百道光明,所以被称为光明和尚。二、三十年前,我在宜兰有个念佛会,那里有个信徒,大家称她为阿敏姑,她也曾亲见过极乐净土,见过阿弥陀佛。以上这些事迹,都是净土人士所讲,禅宗不讲外相上的净土,他们主张自性的弥陀、唯心的净土。因此,如何能亲见弥陀和净土?以禅宗来讲,就是要了然自性,自己对自己要明明了了的认识,要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是甚么。现在我们不能认识自己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色身,有一个假相,这个色身上面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天天和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于是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认识;一旦有了认识,就会分别,一有了分别,种种的差别、种种的现象,世间的好好坏坏、是是非非,便无有了时。因此,佛经常常把我们的身体比喻成一个村庄,这个庄村被六个贼人盘据了,所谓:六根门头尽是贼,昼夜六时外徘徊,无事上街逛一回,惹出是非却问谁?六个贼人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又以心(意)为首领,日夜指使着这六个贼人在我们的身心里面为非作歹,因此,有一首偈语说: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学佛首重治心,心调伏了,其它的眼、耳、鼻、舌、身都会跟着听话,所以擒贼要擒王。不过,调心治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诚如王阳明先生所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三 决疑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