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二 般若品 问题讲解
,正是佛前多劫修供养,所积广大福德缘,一念瞋心才生起,尽焚彼福成灰烬。因为一念瞋心,因此毁了自己。唐朝时,权倾朝野的太监鱼朝恩,有一天问药山禅师:禅师!请问你,〈普门品〉说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甚么叫做黑风?黑风就是指烦恼、瞋恨的意思。药山禅师听了这话,并不正面回答他,只是对着他说:鱼朝恩!你这个太监,你问这个问题做甚么?鱼朝恩当时是朝中不可一世的重要人物,甚至连皇帝也要听他的话。不意药山禅师这么回答他,生气是可想而知,因此随即面露愤怒的样子。这时药山禅师哈哈一笑,他说: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贪瞋痴就像盗贼一样,日夜盘据在我们的心上,窃取我们的功德法财,障蔽我们的真如佛性,如果我们不转贪瞋痴为戒定慧,我们就永远受贪瞋痴的烦恼束缚。在三毒之中,瞋恚其咎最深,因此,佛教里面有一首偈语说:面上无瞋是供养,口中无瞋出妙香,心中无瞋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假如我们是经常为贪瞋痴所苦恼的人,不妨接受六祖惠能大师的指导;只要我们能开发人人本具的般若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就能把贪瞋痴烦恼转成戒定慧,那么我们的生活自然会有另一番妙味了。六.怎样从般若中生出智能,灭却尘劳烦恼?在《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主要就是要我们从般若自性中生出八万四千智能,来灭却八万四千的尘劳烦恼,所以惠能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在佛教里,我们常常听到八万四千这个数字:八万四千不一定不多不少就是八万四千,八万四千的意义,就是表示很多。随代慧远大师曾对八万四千作了这样的批注,他说:诸佛菩萨普度众生,有三百五十个法门,每一个法门里面,各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等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法门。每一法门当中,皆能降伏众生的四大(地、水、火、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此就有二万一千个法门,这二万一千个法门又对治众生的欲、有、见、无明等四种毛病,于是二万一千乘四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有八万四千,正好对治八万四千的烦恼。其实,在工商发达、科技文明的现代社会里,现代人的烦恼应该不只有八万四千;可以说,时代越进步,增加的烦恼也越多。譬如,现代人出门乘坐汽车,万一汽车抛锚,真是汽车者,气死人也。有时乘坐公共汽车,左等右等,迟迟不来,等公共汽车也是好气人。因此,汽车虽然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增加了我们的烦恼。现代人利用电话传达讯息,本来是很方便的,但是用多了,难免也会受到电话的干扰,又增加了电话的烦恼。现代的人住公寓里面,像鸽子笼一样,不容易和大自然接触,公寓里面也有很多的烦恼。所以,现代人的烦恼,应该不止八万四千。不过,前面说过,八万四千的烦恼,我们不一定要从数字上去认定,由于佛教的数字常常只是一种象征,离开数字之外,我们应该去领略它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譬如,在佛教里,常常说我们要一心念佛、一心不二。为甚么要一心不二?就是不要三心二意的意思。上香要上三炷香,拜佛要拜三拜。为甚么?因为三炷香、三拜就表示对三宝的尊敬,是表示对三学、三慧、三种般若的重视。我们供佛要供四果,四是代表四圣谛、四如意足、四阿罗汉果。我们供菜要供六碗菜,六是代表六度。念佛连续七天,叫做打佛七,参禅连续七天,叫做打禅七,七就是代表一个周期。此外,十回向表示十大愿:礼拜时,有人拜十二拜,这就表示我要效法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念佛时,有人手持十八颗的念珠,表示十八罗汉;二十四颗,表示二十四诸天;三十二颗,表示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四十八颗,表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百零八颗,表示一百零八大愿,度一百零八烦恼等。佛教的数字不但蕴涵特殊意义,尤其学佛者若能藉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