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二 般若品 问题讲解
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又说:平等性中,绝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无自他之形相。有一个信徒问惟宽禅师:道在何处?以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说:般若在那里?惟宽禅师回答:只在目前。信徒说:我何以不见?意思是说,我怎么没有看到,我不知道般若是甚么样子啊!惟宽禅师回答道:汝有我故,所以不见。因为你有我的执着,所以不能见道,不能知道般若。信徒又问:我有我故不见,和尚还见否?惟宽禅师说得很妙,他说:有我有汝更是不见。信徒一听,有上不能见道,于是赶快再问:无汝无我,能够见道吗?惟宽禅师回答说:无汝无我,阿谁求见?意思是说,你我没有了,用甚么来见般若、见道呢?我们从这一段对话里面可以知道,有我、有你,有对待,就不是般若;有众生、有佛,有差别者,也不是般若。唯有在大圆镜智中见到平等法身,见到真如自性,也就是能够把自己融会到真理、本体里面,才是般若风光。古德又说:若人识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假如我们能认识内在的自我,认识般若自性,就能懂得春天的花开、秋天的月明,真是无限美好的大地风光。在《法华经》中的穷子喻、衣珠喻等,都在说明自性般若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但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痴、我见、我爱、我执,因此见不到自性般若。要如何认识自性般若?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求佛、求道、求般若,并不是要到灵山会上,也不是要到那个极乐国土,每个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净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认识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离道愈来愈远。学佛就是要靠自己,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学佛要反求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够见到自己,就能成佛。二.如何体认缘起性空?前面讲到自性般若,般若有甚么用?般若就是要让我们认识、体证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尘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缘起法说明: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说,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因为有农夫种田,我们才有饭吃;有工人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门,由于有公共汽车司机为我们开车,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假如没有这许多因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了。甚至于晚上在家里,只要打开视,就有精彩的节目可看,如果没有许多演艺人员表演,如何能有电视节目可看?所以,每个人能够生存,都要感谢因缘,感谢世间的成就。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1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