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二 般若品 问题讲解
    六祖坛经讲话第二般若品问题讲解一.如何认识自性般若?二.如何体认缘起性空?三.何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四.何谓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五.怎样转贪瞋痴为戒定慧?六.怎样从般若中生出智能,灭却尘劳烦恼?七、《金刚经》与禅的关系如何?八.如何内外不注来去自由?九.所谓善知识,要具备那些条件?十.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一.如何认识自性般若?佛教有所谓三藏十二部经,三藏是指经、律、论,统称大藏经。九千余卷的大藏经中,以《般若经》为数最多。如来一代时教,所谓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在四十九年的说法当中,有一首偈语说: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般若经》在佛陀的说法当中,就占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可见般若的重要。在《六祖坛经》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正是〈般若品〉。因为所谓经,能称之为经的,以般若为贵。般若,内容深远,难以翻译得恰到好处,所以存其梵语而用音译。般若如果依照它的含义,虽然可以译为智能,但是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中文的智能,有善有恶,比方说,绝圣弃智的智,智能型的犯罪等,都含有非美善的意思,不能恰好与般若相当。所以为了保存般若的尊贵性,而保存它的原音。般若,有三种:第一、文字般若,文字虽然不是般若,但是为了诠解般若,以方便引导众生,利益众生,使生起般若,于是施设方便言说,犹如舟筏,名为文字般若。第二、观照般若,依教奉行,行解相应,向当下身心世界加以观察,体验真理,犹如驾驶,名为观照般若。第三、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性体,离言说,绝文字,是众生本具,圆明寂照,不生不灭,犹如目的地,名为实相般若。依此实相般若,能出生诸佛及诸菩萨。因此,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自性般若就好像我们的老母。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是谁?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当然是摩耶夫人。有人这样子回答。这是错误的,摩耶夫人是悉达多太子的母亲,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是般若,因为要成佛,必须证悟般若,有般若才能成佛。所以,经典里讲:般若者,三世诸佛之母。又说青青翠竹皆是妙谛,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所显现出来的。般若是我们的本体,从本体里面才能显现出宇宙的森罗万象。在佛法里有很多不同的名相,初学者往往被这许多名相迷惑,而感觉佛法义理不容易深入。比方说:真如、自性、般若、实相、涅槃、菩提、法身、本性等等,这些名相虽然名称互异,其实意义只有一个,就是指我们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本来的自我。现在我们常常说:我喜欢、我悲伤、我的想法、我的意见、我认为,这个我是假我;真正的我有不同的名称,在佛教里就把它说成是般若、实相、涅槃、菩提、法身、本性等,名词虽然不同,其实意义都是一样的。说起般若,一般人并不容易懂得,所谓般若自性无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测,等觉菩萨不能知,唯佛世尊独能了。般若是诸佛证悟的境界,般若本来不可说,但勉强为了使大家了解般若,且依般若的层次略作说明。首先从浅的方面来说,凡夫的般若就是正见,如果我们对于世间的道理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这就是凡夫的般若。比凡夫高一点的声闻、缘觉、罗汉等圣贤,他们所体会到的般若就是缘起;也就是认识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世间一切不能单独存在,都是由很多条件因缘和合而生。比声闻、缘觉再高一点的,是菩萨所体会的般若,那就是空。空不是一般世间所谓一切皆无的空,空在佛教里面是一个很深的哲理。空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谓真空生妙有,因为空才能有,宇宙世间因为有虚空才能容纳万有。菩萨以上,要到佛才能真正悟到般若。般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二 般若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