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前言
净土。《坛经》中超越传统佛教教义而具有革命性的学说,俯拾皆是,促成了禅在中国灿烂辉煌的发展,乃至成为今日安定社会人心的重要法门。因此,《坛经》的高度历史价值是无庸置疑的。三.坛经的各种版本《坛经》的版本,从曹溪原本到敦煌本,历代以来经过多次的增删修润,版本不断的改编和刊行,内容和组织多有出入。因此,现代对于《坛经》版本的考据和研究者相当多。其中,日本的宇井伯寿所作的《坛经考》、关口真大所作的《禅宗思想史》(一九六四)、柳田圣山所作的《初期禅宗史书之研究》(一九六七)及我国学者胡适所作的《坛经考》(一九三○、一九三四)与《禅会和尚遗集》等,都曾提出相当的见地。佛光山于一九八九年也曾以《六祖坛经》之宗教与文化探讨为主题,举行国际禅学会议,来自美国、澳洲、法国、香港、义大利、日本、韩国、台湾等二十多所大学的教授和学者,热烈地发表他们的研究论文,集成《佛光山国际禅学会议实录》付梓刊行。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佛光山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编印的《禅藏》,结集《坛经》等禅宗重要典籍,将之分为四部五十册,作标点、分段、批注、校勘等,方便大众阅读了解。《坛经》的版本,可归纳为五种:敦煌本、惠昕本、契嵩本、德异本、宗宝本。1敦煌本:是近代从敦煌所发现的写本,约成立于七八○──八○○年间。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题为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共一卷。2惠昕本:近于敦煌本,晚唐僧惠昕参考古本改编删定而成。编定的时间,约在宋太祖乾德五年(九六七)。据《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所载,惠昕所编共有三卷十六门,现存二卷十一门,为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一一三一──一一六二)晁子健于蕲州所翻刻,流传至日本,由京都堀川兴圣寺再行刻樱今言惠昕本,即指日本京都堀川兴圣寺藏本。3契嵩本:宋仁宗至和三年(一○五六),契嵩禅师发现了古本《坛经》,依此校勘,由吏部侍郎郎简出资刊樱契嵩本与惠昕本相距约八十九年。从敦煌本不分卷、惠昕本的二卷十一门,到契嵩本的三卷十门,《坛经》所具有的品目模式,大致确定下来,为后代一般流行本所沿用。4德异本:元代僧德异深感《坛经》为后人删略太多,失去六祖禅法的原貌,因此花费三十年的时间,遍求古本,终于在通上人处觅及古本。于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刊印此古本。5宗宝本:至元二十八年,广州报恩寺僧宗宝得到三种《坛经》版本,见其互有得失,于是将三本合校成一本,全一卷十品。明太祖洪武五年至成祖永乐初年(一三七二──一四○三)顷,刊行大藏经,将宗宝本编入大藏,因此宗宝本就广泛的流传下来。至今对于《坛经》的版本、内容等,虽然多有争论,但是宗宝本一直是明代以来最为流行的版本。四.坛经的修行观念《坛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深具影响力,他所揭示的修行观念,为佛教传统修行方式注入活水,促使禅宗蓬勃发展。今略举三点说明如下:1随缘不变的无住修行:《坛经》的〈行由品〉说,惠能大师承受衣钵后,到了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为了避难,他隐遯于猎人队中,过着与猎人为伍的生活。他时常随宜为猎人说法,猎人则令他看守罗网,每当他看见禽兽落网时,便将牠们统统放生。到了吃饭的时候,便以菜蔬寄煮在肉锅中,但只吃肉边菜。这样的生活,惠能大师随缘安住了十五年。一天,当他思惟出世弘法的时机因缘已经成熟了,便毫无眷恋地走出隐居的生活,而到广州弘法利生。惠能大师不论身处寒暑冷暖、荣辱苦乐、贫富得失、是非人我中,都能保有一份随所住处恒安乐的旷达和宁静,这种随缘不变的无住生活,充分地流露出禅者人间化的性格,也破除一般人对于禅法神奇玄妙的迷思。2心无憎爱的无念修行:〈般若品〉的无念修行法门说,无念并非百物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