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注解·顿渐品第八

    (26)涅槃經:不遷名常,安穩名樂,自在名我,無我名淨。涅槃有四德:一、常德,涅槃之體恒不變而無生滅,是名為常。又隨緣化用而常不絕,名之為常。二、樂德,涅槃之體,寂滅而永安,名之為樂。又哂米栽冢鶠檫m心,名之為樂。三、我德,我解有二種,一者就體,自實名我。二者就用,自在名我。四、淨德,涅槃之體,解脫一切之垢染,名之為淨。又隨緣而處,未嘗有污,名之為淨。

    (27)六祖謂志徹汝以有斷滅者為無常,及確定而死板者為常。豈知常可言無常,無常可言常,且自性本非常非無常乎。

    (28)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涅槃經最後,故云最後微言。

    行昌忽然大悟,說偈云:「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29);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30);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31)。」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退。

    (29)凡夫二乘若執守以為無常,而佛欲破其執,則說以為有常。凡夫二乘若執守以為有常,而佛欲破其執,則又說以為無常。凡夫二乘若執守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而佛欲破其執,則又說以為非常非無常。

    (30)永嘉證道歌,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31)般若體,畢竟清淨,無有一法可得。傳心法要:如來所說,皆為化人,如將黃葉為金,止小兒啼,決定不實。若有實得,非我宗門下客,且與你本體有甚交涉。故經云,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32)?若有本則合識主(33),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34)。」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32)根本既明,枝葉自茂。本者即本有靈覺之性也。

    (33)主人公,即自性也。

    (34)草率之義。

    師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對曰:「亦痛,亦不痛。」師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35)。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神會禮拜悔謝。

    (35)常常看自己有不是處,便是進步。聖人常自省自觀已過,凡夫見只見他人過。

    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36);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37)。汝自迷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待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

    (36)未悟之前應參禮善知識,尋求修行路。

    (37)若已開悟見性,善自護持修行。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38)。」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39),也只成個知解宗徒(40)。」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記〉,盛行於世,是為荷澤禪師(41)。

    (38)此物本是離名絕相,無解無說,乃清淨本覺。

    (39)把茆蓋頭者,言取茆作草庵,蓋在頭上,以蔽風雨也。

    (40)黃檗云: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已來,不曾教人求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注解·顿渐品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