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95集
个已经是外行人了。书是给不懂的人读的,你懂了,哪里不是书?哪里不是经典?文字就是现象。真正会读书的人,真正看懂文字的人,他能够读无字天书。无字天书真正的意思不是有一本书里面没有字,你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无字天书。现象虽然不是文字,你看得懂,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比如说,你现在所担心的必有原因,你现在想追求的也必有原因,但是你都停留在一种结果,你担心就是一种结果,想要求就是一种结果,但是你不知道你为何担心,你更不知道你为何要求。如果你能够去察觉到它真正的因缘,简单地讲,原因,这个原因当中所形成的条件,你都能够懂,事实上你可以开启你的智慧。比如说你内在有个障碍,你不解决它,它永远跟随你一辈子。一个人从小就怕鬼,这个概念就会跟随他一辈子,直到有一天他碰到鬼,骗鬼,才不会怕鬼。你要去解开啊!就好像我们每个人身体都有癌细胞一样,但这并不代表你会得癌症埃为什么有人会得癌症?有人不会得?因为那个因缘形成,所以它就会发病;因为那个条件没有形成,它就没有发玻佛法是解释世间一切的概念,为什么大家没有如此去探讨这个问题呢?你失败有你失败的原因,它一定有它的条件。譬如说你懒惰,这已经很糟糕了,你还人品不好,然后,讲话又常常得罪别人,你又不读书,又没有背景,又没有实力,真是讲不完。你可以把一个人的失败找出十个或一百个失败的原因,但问题我们不肯,我们不肯面对真正的原因。一样的道理,今天大家拨空来听,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解脱,但是,你有没有去思维你为什么不能解脱的原因?你不见得有,你只是说:「这样读也没有效。」你这样是怪我还是怪自己?讲这句话不会觉得很粗糙吗?人家说读《六祖坛经》不对,要读《佛法概论》?你读《佛法概论》真的能开悟吗?「啊,做人都不会,应该先读《论语》。」你读《论语》就会开悟?「啊,《论语》太深了,应该从《弟子规》或《三字经》开始读。」这样就会开悟吗?假设你没有静下来去探讨原因,人家成功的模式给你你也不会成功,人家开悟的模式给你,你也不会开悟。就像有些人想要成功,就到书局去买一些教我们如何成功的书。书局也有教我们怎么开悟的书,《高僧传》,有描述高僧开悟的过程,但你去试试,看你能不能开悟。你有没有思维过这些原因?你不要小看思维,思维你就会有智慧。你知道原因,智慧就会生起。你知道你错了,那就是一种智慧,六祖说改过必生智慧,这句话没有学佛的人也听得懂。但是,各位,有那么复杂吗?改过必生智慧,也就是说你都不思维,都不探讨原因,你都不明白因缘条件,你都不观察,你当然不会有智慧啊!就这么简单,有时候也不要讲得这么复杂,好像这一辈子高不可攀,如果是这样那学佛没有意义。它不是高不可攀,是你自己不愿意用心,不愿意面对。你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看到所有的缘起法则,比如说我现在到植物园去散步,我看到一朵花盛开,我们一般人只有这种反应:「哇,好漂亮哦!这是什么花啊?」看到那朵花没有智慧,都是惯性。走到另一边,就说:「这朵花怎么凋谢了?地上一大堆垃圾。」你会有智慧吗?一会儿花开,一会儿花谢,漂亮,丑,你有什么智慧?你说这些,花开了给你什么启示?花谢了给你什么启示?你看到花为什么开吗?你看到花为什么谢吗?看那个人为什么穷困潦倒?回头看那个人为什么辉煌腾达?你看到了吗?有的人会想,但他想的不是全方位,他想的只是某个层次,比如说:「我现在身体很累。」就想身体如何好起来。有的人有想也是想一点点,他没有通达。身体怎么好起来,跟怎么成功,跟怎么开悟,法则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它都不离开因缘法。为什么一个人能够了解一切的真相?因为一切都不离开这个法则。所以为什么说「一即一切」?他悟道了就能够通达,因为所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