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95集
叫法相呢?比如说,这是一块黑板,假设从这一点开始叫做生,从那一点叫结束,你看到生它是现象法相,你看到死也是现象法相,你看到中间这一段成长的过程也是法相,你这样看现象叫有生有灭,但事实上这个黑板本来就不生不灭,你从现象看起来他是有生有灭。生命是什么?这个黑板就好像生命的真相,实相本来面目。这个生这个死,人生的过程原则上就叫做幻化,幻就是它本来就不是真实的。如果大家能够从这边去体会,简单地讲,随缘而生,随缘而死,表面上随因缘有生死有来去,实际上并无生死也并无来去。为什么?因为这些现象当下就是空,都是虚幻不实的,它本来是梦,岂有一个来跟去呢?为什么本来没有来跟去?那为什么你们佛家还要讲来去呢?这叫做假名来去。《金刚经》,「是名什么」,那就是假名。为什么要用个假名?这就是妙用,用假名来开示,来让你理解,否则你不会懂。有时候你不但要会说,但更要明白它的意思。随缘而生,随缘而死,但是本来就没有生死,只是假名生死,假名来去,假名生灭,所以说〔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我们以一般没有学佛的人,你跟他谈事相比较容易懂,谈理就不太懂。但我们这一班的同学都听得很懂,但还不能领悟,因为你领悟了就不执着了,你只是知识上懂,而不是真正那样的人。【汝等尽坐,吾与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他要告诉你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真的不动,什么是静止不动。【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我现在讲的这首偈,如果你们能够了解,就懂我的意思。【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不失顿教的〔宗旨〕,你就能够顿悟。【偈曰:一切无有真,】事实上,第一句已经点出很多问题了。你相信这一句话吗?如果你相信的话,你今天还有烦恼吗?这就像《金刚经》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幻」,你怎么真的去悟到这句话?或在生活当中怎么去跟这句话结合呢?为什么你要体会到诸行无常?诸行无常,就可以告诉你〔一切无有真〕,因为它不是常。怎么能说它是真呢?你内在的挂碍不是真,你现在的心结,所担忧所欲求的都不是真,你现在想要把它舍掉丢掉的东西都不是真,你何必丢呢?你觉得你什么都没有,你一直想要去得到你的名利权势,或是你觉得想要得到别人的谅解肯定和尊重,或是得到成就感、自我满足,那都不是真。如果你讨厌的东西不是真,你不用舍;如果你喜欢的东西不是真,那你不用取,这样不就是平常心了吗?不取不舍就是平常心。什么是禅?禅心就是平常心,所以平常心是道,你真的平常心你就悟道了。为什么本来就没有取舍?因为〔一切无有真〕,所以哪来的取舍呢?顿悟的法门大家偏偏不能入,大家就甘愿慢慢来,慢慢修,说是这一辈子修不来,下一辈子再继续修。我们的脑袋不相信,所以我们一直障碍自己。什么叫业障深重?你自己障碍自己很重,你怪谁。跟你讲真的,你不见得要信。跟你讲假的,你偏偏信,所以到处被骗,钱被骗,感情被骗,脑袋也被骗。谁骗你?自己骗自己。你一直不敢承认,从生骗到死,从此生骗到来生,从此劫一直到无限阿僧祗劫。谈法义,很多人读经为什么不能够契入?因为他把佛经当成学问,当成国文课本,当知识题材,那都没有用,因为它并不能让你解脱。不是打开经典才是佛经,然后经典盖起来就不是佛经。经典分明跟你讲「一切法都是佛法」。窗帘不是佛法吗?这盆盆栽不是佛法吗?你走路不是佛法吗?你在上班不是佛法吗?难道非要到道场才是佛法吗?什么叫法?一切因缘而起就叫做法。什么叫佛法?你能够觉悟那个法就叫佛法,否则没有意义。所以在《阿含经》有一句话,「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这是什么意思?「我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一切都是因缘而起。」你要培养这么强的觉性,而不是下班之后,打开《阿含经》,我才可以看到缘起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