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93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93集法门对示第九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法门对示】就是六祖大师教他的弟子如何去教法、说法,一般的佛经很少有这样的内容。【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因缘已经成熟,因为六祖大师准备要圆寂了,所以他们之后要到一方去度化。开悟跟说法还有一段距离,说法的人不一定开悟。开悟是自己,说法是要说到让别人开悟。【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弟子跟师父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法之后就离开了,二是得法之后为了报师恩,一直留在师父身边,直到师父圆寂才离开。【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告诉他们应该怎么说法。说实在的,这种说法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来的。这一品你听懂最好,听不懂不要烦恼,等到你开悟的时候再研究到底怎么说法、怎么度人。但是你前面真懂,后面这品你会懂。【先须举三科法门,】说法的纲要,等于学佛的纲要。〔三科法门〕就是阴、界、入。【动用三十六对,】应用。透过这个纲要,怎么去应用。应用真的只有三十六吗?这是表法。〔三十六对〕,就是七十二,就是变化无穷的意思。〔三十六对〕就是外境无情五对,法相语言十二对,自性起用十九对。总共三十六。【出没即离两边;】〔出没〕就是应用。无论你怎么讲,都不能够掉入一边的陷阱,不要讲有就一定有,没有就一定没有,这是落一边。所以人家问我一些问题,我常会说:「如果你觉得有,那当时你的心就有。」比如说你觉得有障碍,那就是有障碍,事实上是没有,有跟没有是你自己创造、决定的。你创造有跟没有,是你创造〔两边〕,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讲话到最后话收不回来,或是下不了台,就代表他没有办法〔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比如说我今天在这边讲,大家在这边听,只有一个重点,就是要识自本性而已。东讲西讲,就是要认识自己,真正地了解自己,所以说法的目的还不是回归〔自性〕!第二个概念,谁能够〔说一切法〕?这一切法从自性生,一切法从心想生,都没有离开自性。所以,你现在引度别人修行,最主要是引度他回来见性。对一般社会大众来讲,无论你怎么劝他,都是希望他趋于善,向上也是善。所以你跟别人讲话,不能离开规劝他向善这个做法。为什么一般人聊天都聊些没有意义的话?有时候人家在讲是非你也讲,人家在骂主管你也加入去骂,你并没有导归人家趋于善。讲世间法要归于善,讲出世间法在归于〔自性〕,这样你就知道怎么聊,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不变的,你就不会造口业。明白这样概念的人,就能够度化众生,就能够规劝别人、鼓励别人,而且你才知道怎么守住自己的身口意,才能够修你的福报,进入你的功德。【忽有人问汝法,】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