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90集
不要问别人悟不悟。【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何不问你自己?扪心自问,老实面对你自己,你不就能够知道了吗?【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不但臣服,而且还不走了。【一日,】神会在曹溪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六祖大师向大众开示。师父向徒弟开示不一定每天,因为不一定有用。修行体悟是你要下功夫,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来考验你一下,才比较有意思。每天都开示变成听课,我们就常常喜欢听课,没有修行检验的功夫。你的目的又不是来听课!听课是过程,不是你们的目的。你们不要把过程当终点,你就是要修行,在修行这段时间遇到什么问题什么障碍,经过几个月之后把那个问题突破,这才是重点。【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他分明就讲,我现在要讲的这个东西是没有〔头〕〔尾〕,就是没有对待。任何东西本来就没有名字,名字叫名相。你要知道所有的东西本来是没有名字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个孩子一出生没有名字,是你给他取的名字,包括说「那个孩子」、「那个婴儿」也是一个名字,这些名字是人类的概念付予它,包括我们说「佛性」也不是佛性,也是人类的概念付予的名字。〔无名无字〕,我们本来就是无名无字。又说〔无背无面〕,就是没有前后。故意来考验大家,看大家的悟境,怎么回答。【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这句话说出来,你也不能说不对。他讲这话当然是对。但哪里不对?这句话根本不是他悟的。你学佛学久了,这样子讲话,并不代表你懂。以前不懂佛法就算了,现在自从懂了佛法之后,说出来每一句话都对,但其实自己都不懂,因为你会掉入一种知识的陷阱,你一直学到很多知识,你回答的也是你的知识,不是你的本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讲得很直接:「我分明跟你讲这个东西就是没有名没有字,你偏偏要讲〔本源佛性〕,这还不是名字?9到底要怎么讲?神会一开口就是错。只要你一开口可能就是错,因为你一开口就会掉入名相,语言就是一种名相。所以有几个公案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也就是这个东西是不可言喻,你用语言、用譬喻来代表它都是不对的。比如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没有说话,就讲完了,世尊就传法给迦叶,用微笑来印证。再来,达摩祖师有三个徒弟,达摩对他们说:「你们都跟我学一段时间了,你们谈谈自己的体会。」结果一个得到皮,一个得到骨,最后惠可得到精髓。得到皮跟骨的人,就是把他们的心得感想用语言来表达。只有惠可向前,向达摩祖师一拜,他就后退了,这就代表这些都是不可以用话来讲的。但是你也不要说:「我知道这两个公案,所以以后别人问我,我也不要讲话。」你也知道自己不懂,只是学别人不讲话。所以到底怎么分辨呢?内行人才知道啦,你不用去探讨这个问题,你开悟了就知道了。事实上,我们在「禅七」的最后一天,我在黑板上写六个字︰「天亮了去做事。」你说怎么讲?你说怎么做?去做事啦!该做什么认真去做,不要计较、不要执着,去做!水到渠成就悟了。就这么简单,再怎么讲都没有意义啦。【汝向去有把茆盖头,】这句话就是头上安头。什么叫头上安头?学佛法就是要叫你放下更多,但是你却不懂,你学了佛法,不但以前背负很多,现在把佛法也背起来了,你现在是头上安头,越来越复杂了,好像把茅草盖在头上。你所学到的就是知识,你还把它放在你的脑袋,以知识滚知识。叫你不要执着,你反而更加地执着。以前没有学佛法的时候,只执着世间法,自从学了佛法之后,不但执着世间法,也执着佛法。为什么要学佛法?佛法是药,用来治你的病,只是这个样子而已。比如说,烦恼像木柴,佛法就像一把火,当火烧到木柴,能所双亡,木柴跟火同时消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