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89集
世间所有的概念都一样。你只要能够不执着,怎么应用都对。不需要去执着,就是佛要讲的重点,当你彻底不执着的那一刹那就开悟了,彻底地把你内心的障碍放下了,你就「说通即心通,如日处虚空。」就通达了。不是我形容它什么状态,而是你彻底地做了,你就到达了。所以〔八倒〕,倒就是颠倒,佛经常讲颠倒的众生,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六祖说,佛在《涅槃经》,这本经叫〔了义〕,也就是究竟,讲得透彻。所以我们说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也就是:你所学的东西有没有学得很透彻?你所学的理论是不是佛最圆满的理念?还是你学到的是佛权巧方便的说法,就像二乘人的理论,有时候是权巧方便。但你也不可以说这样的理论是错的,而是针对层次还没有到了义经典的人这样讲,他才听得懂,他才受用。这里讲〔破彼偏见〕,这个〔彼〕并不是只有指二乘人而已。凡夫跟外道执着一边,二乘人执着另一边,他们都有各人的偏见。佛在涅槃时,就直接了当地讲出真相,就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真常〕就是性空,〔真乐〕就是极乐,〔真我〕就是自在,〔真净〕就是清净,这叫极乐世界啦。【汝今依言背义,】人家这么认真的人,都会误会经典。像我们这种不认真的人是不会误会经典,是根本不懂,所以连误会的机会都没有,人家拜就跟人家拜,人家说做什么就跟人家做什么。〔依言背义〕,佛所说的话变成文字就变成经文,我们读了这个经文反而违背了佛意,自己都不知道。【以断灭无常】断见。【及确定死常,】常见。这里就只讲一边,把它说死了,不能够〔无常〕跟〔常〕通,不能够通达。体跟用不能通,性跟相不能通,体相用不能够圆满,所以才叫〔断〕,才叫〔常〕,各执一边,【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圆妙〕就是整体,就是彼此,它是既同又不同。哪里同?从本体的角度谈什么都同。从现象跟作用来讲,事实上是有它因缘变化的不同。但是这两个本身又是交错在一起的,所以是错综复杂的,但你都要了解,这叫〔圆妙〕。〔最后微言〕,因为是《遗教经》。【纵览千遍,有何所益?】你若是不懂,纵使读〔千遍〕,事实上也是不会懂的。我们今天讲经,不是一句一句翻译给你听,而是跟你说佛法是讲什么,一点给你点开。就像前面所讲的一个概念,你今天研究佛法就是要破你的执着,你不破执着就是在耽误自己。【行昌忽然大悟,乃说偈言:因守无常心,】关键在〔守〕,守就是执着,佛说〔无常〕,我就执着无常;佛说常,我就执着常;佛说既非无常既非常,我就执着既非无常既非常。释迦牟尼佛静静地不说,你也听不懂。这句话就是已经表现出:「我读了佛法,结果我执着了这些名相;在我还没有学佛法之前,我的内心充满无限的执着。」【佛说有常性。】破执。佛不是只有说无常这个名词,他也说心啦,空啦这些名词。意思就是:「因为我执着无常,佛说〔有常〕来破我的无常。」重点就在这句话,佛所说的法就是要破我的执着。无论佛怎么讲,千经万论,三藏十二部经典,东讲西讲,就是叫你不要执着,他用他的方式来破你的执着。这两句话你要会解释,否则你自己去看白话文,你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两句话已经把佛要表达的东西跟你讲了。【不知方便者,】你不明白佛所讲的权巧〔方便〕的法。什么是佛所讲的权巧方便法呢?一切都是权巧方便。大家不要以为二乘就叫权巧方便,大乘就叫做究竟了义。不对!佛告诉你,讲大乘、小乘还不是权巧!讲不了义跟了义还不是权巧!他讲任何的概念都是权巧,难道你不明白吗?就好像我教你招数是权巧,有一天告诉你无招胜有招也是权巧。〔不知方便者〕讲的就是我们,我们不明白佛法真正的内涵,释迦牟尼佛真正的苦心,祖师大德真正的用心跟智慧,他告诉你我们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