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89集
的知见,这样就是执着。比如说你认为赞美别人是对的,骂别人是不对的,从小你的老师、父母都这样教你,当有一天你出社会之后,这样的观念很强,有一天,当有人违背了,你就不能够接受。但是,赞美和责怪难道是不一样的东西?难道是两个吗?体跟用你说可以拆开吗?不能够。性跟相岂能够拆开!你现在看这个盆栽是现象还是作用?是现象?那有没有本体?你会说它没有本体吗?它的本体就是空,有没有空?空是什么?空难道是空气吗?空就是佛性啊!这个盆栽有没有佛性?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法皆是佛法。但是你的知见就只停留在:「我只看到现象和作用,我没有看到本体。」所以你没有办法看到真相。作用就是本体,现象就是本体,作用也等于本体也等于现象,本体也等于作用也等于现象。你可能听不懂,完全乱掉了,所以你们是初学者要跟你们说这两者分开,比如说我们的肉体就是现象,佛性就是本体,因为这样容易听懂,但是深入讲听不懂。我讲一个佛学重要的概念:「空」这个字,你说是现象,还是作用,还是本体?一般人的概念都会讲本体。但是《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跟你们讲这么清楚,你们却说是本体。它只有本体吗?没有包括现象吗?它没有作用吗?这三个都是空,听懂吗?我现在解释给你听,空是本体,对。我现在从三个角度跟各位解释「空」字:第一个,从本体的角度,空就是本体,本体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我从第二个角度,从现象的角度来解释「空」,现象是从哪里产生的?如果没有空的变化,它怎么能够产生现象?所以有一句话就讲,本体就是你们所讲的性空,现象就是你们所讲的缘起,就是「缘起性空」,这就是「体跟相」,就是「性跟相」的意思。再从现象来解释空,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所以现象的当下有本体。所以,不可以说缘起是缘起,性空是性空,这样讲的话就不应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们不是一天到晚在念《心经》吗?空从作用的角度来讲,空的意思就是没有障碍,这才能够变化,这就是起作用,这个用就是变化,就是我们所讲的无常。「空」这个字可以包括体相用,但是一般在学佛的人不能够这样认知,一般人没有办法这么体悟。空不可以拆开,它可以同时展现,如果这个概念你不懂,六祖大师讲这一段你就完全听不懂。【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现在六祖大师讲的是〔无常〕,事实上他要表达的是〔真常〕。〔无常〕是什么?如果我们直接讲〔真常〕就是从本体来讲,但现在六祖大师是从作用来讲,他是「由用归体」。我们现在以现象界来讲是凡夫,如果是常的话,凡夫永远就是凡夫,我们何必学佛?!坏人永远是坏人,好人永远是好人,发菩提心的人永远发菩提心,没有发菩提心的人永远不发菩提心,那我们为何必学佛呢?这样对吗?若佛性是常,这个常就是死结,就是死常,它是固定的,是不变的,那糟糕了!换句话说,如果出生在卑贱的家庭,永远是卑贱,就像印度过去的种性制度。所以六祖说〔无常〕的意思就是大家都有机会成佛,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佛性,你怎么会成佛?所以绕回来讲众生皆有佛性,你才能成佛嘛,这才是佛要讲的真正的道理啊,所以他从作用回归于本体。我讲一个事实,从这个作用,这叫缘起,从缘起当中你领悟到空性,这叫做从用回归于体。那换个角度,我也可以从体延伸到作用。比如说,父跟子难道永远都是父跟子吗?不对,父亦是子,子亦是父。比如说你有一个孩子,你的孩子有一天会当别人的父亲,你现在是父亲,事实上也同时是别人的孩子,哪里是父就是父,子就是子?!他不是死的,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但我们的脑袋不是这样,我们的脑袋认为:「我就是父,你就是子。」因为我们不懂从孙子的角度来讲孩子,这样孩子是父亲。所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8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