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83集
但你不见得讲得出来。就像我们昨天讲平等要建立在不平等才是平等,不平等就是:「你清楚现象,所以才知道要怎么样去应对。」这不是理论,是你现在要去实践。比如说,你现在一个人,你清楚你的内心,你不要说:「我心很乱,但说不出来。」你要详细说明:「师父,我现在的内心很孤独,很空虚、无助,我觉得很没有安全感,觉得毫无依靠,我觉得我的内心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你可以一直观察下去,但是你观察时不要被孤独打败,不要被恐惧恐吓。说起来不简单,内心充满恐惧,但是又不被恐惧所恐吓。「恐惧是我心生的,然后又不被我的恐惧所恐惧。」那是什么境界?你要知道,只要你能够观察得到的现象就叫做境。比如说你坐在我面前,我能够观察你,你就叫境;比如说我观察这张桌子,这张桌子就叫境;我能够观察我的衣服,肉体也叫境;我还能够观察我的念头,我的念头还是叫境,统称都叫境。当你的念头起来,你知道它是什么念,但不被你起的念头所影响,这就叫修行。听起来很清楚,回去做做看。知道它,〔无取舍〕,对好的感觉不要抓着不放,对生起的妄念或概念不要讨厌它逃避它。〔无取舍〕的意思就是接受,彻底地接受,就是如实,如实面对它。一个人能够彻底接受所有的境界,那个人才能够明白什么叫随缘生活。随缘生活不是刻意的,境界怎么样来,他就怎么样来,能够接受,所以叫随缘,这叫心法,就是《坛经》的心法。你抓住这四个字,按照这个心法一直修下去。【以知五蕴法,】即是色法和心法。【及以蕴中我。】以为身心有个永恒不变的我。【外现众色像,】外境所显现的各种肤色形像。【一一音声相。】以及种种声音。【平等如梦幻,】所有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不平等,没有一件是对立的,真实是如此。如果真实你不懂,我就说:「这些都是梦,都不是真的,所以这些是平等的。」这样讲你就容易懂。重点就在这里,你没有深深去明白,去体会到它是梦幻,怎么会平等呢?赞美你跟骂你,怎么会觉得平等?赞美你跟骂你是梦境,自然就平等;逆境跟顺境是梦幻,自然就平等;人家对你好不好是平等;你个人在修行打坐一样,你感觉很好,是梦幻;今天修行修得不太好也是梦幻。我常说修行不是要感觉好,要感觉好躺在床上睡最好,冲三温暖也很好,大家都听你的话,对你毕恭毕敬感觉也很好,这样不能够开启你的智慧,而是你迷失在陷阱中你不知道。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要记住,要一直修下去,不管沿路风光多么明媚,你也不可以停留在那里看风光。比如说你开车的目的地是垦丁,中间有很多很美的风光,你的车子都不能够停。车子只要停下来的那一刹那,严格讲就是着魔。着魔的意思不是说一只鬼跑出来拦你,只要你一执着,就是魔。所以在修行当中千万不可以停留在任何一点。你在修行当中不会着魔,要有一个概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幻」,无论你修任何法门都一样。有的人怕静坐后会着魔,执着就是魔,不执着哪来的魔?我们一般比较会执着什么?我们对不好的会怕,然后就跳出来;对好的反而会停在那边。「我今天打坐,哗,好舒服啊9「我今天打坐,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9这些都不是你打坐的重点。这是你的潜意识贪图舒服,所以把这种舒服的感觉当成是你要的。打坐的目的是要让你能够去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让你彻彻底底去明白你是谁,这叫「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不起凡圣见。】六祖告诉你要有这样的正见。〔凡圣〕这两个字事实上就是叫你不要分别,你把所有的名词代换进去,以此类推,所有对待的概念都是陷阱。【不作涅槃想,】当你修行到一定程度,你也不可以说「我已经解脱了。」或「我已经证悟到什么。」不需要。你看《金刚经》讲得最清楚,从一开始不执着,一直到成佛那一刹那还是不执着。【二边三际断。】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