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83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83集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听吾偈曰:】现在六祖大师用这首偈来跟智道禅师开示,这首偈可以将《大般涅槃经》的精髓跟大家分享。【无上大涅槃,】〔无上〕菩提,最究竟最圆满。《涅槃经》的全名叫《大般涅槃经》,一般大般涅槃指的是佛,般涅槃指的是菩萨,涅槃指的是二乘人,只不过我们一般都讲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上大涅槃〕就可以将你的佛性彻底地呈现。【圆明常寂照。】〔圆明〕就是大圆镜智,就像一面明镜彻彻底底,一尘不染。一般这个〔圆〕字又代表圆满的意思,所以一个成佛的人是福慧具足。〔常〕的意思就是已经证悟到常乐我净的境界。〔寂〕是体,〔照〕是用,〔寂〕是定,〔照〕是慧;〔寂照〕就是《六祖坛经》定慧品里讲的定慧等持,〔寂〕是定,所以它寂然不动,〔照〕就是观照,就像在黑暗之中把手电筒打开,用那个亮度来照一切的现象,那个亮度就叫做般若智慧,所以要用智慧来观照。比如说,我们都喜欢人家尊重,当别人不尊重我们,我们直接的反应就是生气,几乎每个人都是这个样子。为什么直接反应就是生气?因为没有观照能力,我们的反应、我们的习气是很快的,我们的心念比电还快。不懂观照能力的人永远都跟着他的习气感觉好恶走,完全停不下来。这个观照能力到底怎么培养?「观」不要解释成看,「观」事实上有思惟的意思。比如说,你现在遇到问题,或常常被境界转,你应该去思惟如何不再被这个境界转。比如说你对我不尊重,我就会生气,但是这个境界还会再产生。如果你现在没有思考找到答案,下次人家对你不礼貌,你还是会生气,你永远都会这个样子。以此类推,比如说人家对我们不尊重,你可以这样去思考:一,你凭什么值得人家尊重?你有什么丰功伟业?或是你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或你有什么高贵的情操?如果你这样想,能够去降伏你的生气,这样想就对你有益。但是,如果这样想对你还没有益,你就要再思考,说:「奇怪,他为什么对我不尊重?他对我不尊重难道代表他对所有的人都不尊重吗?」不一定,我们一般人的尊重都是选择性的,我们尊重我们认为值得让我尊敬的人,这叫选择性的尊重。你觉得别人对你是选择性的尊重,那你是不是也是选择性的尊重别人呢?你应该也是那样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所以人家不尊重你,他选择尊重别人。你也是那个样子,也是看得起的你才尊重,看不起的你还是瞧不起他。再来,第三个观点,是别人不尊重你,还是你不尊重自己?你一直觉得别人不尊重你,所以以生气来攻击别人,事实上是你的内在没有肯定你自己,是你的内在没有尊重你自己,所以才很容易动怒。按照这样,你可以思惟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一直思惟到把这个问题解决,以后遇到这个境界就不会被干扰了,这就是观照。所以你遇到境界就被境界所影响,很简单,因为你平常没有训练,所以遇到境界就来不及了。为什么要你平常静静地思维?不一定要盘腿打坐,只要静静地坐着,或静静地散步也好。平常就要去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你的内心世界能够化解这些问题,这样遇到境界来你自然能够释怀,自然不会被影响,这叫做〔寂照〕。刚开始都是很刻意,在佛法名词叫「作意」,但是有一天,你可以训练到很自然的呈现。一个成就者,他常〔寂照〕,也就是他时时刻刻都是这样的展现。【凡愚谓之死,】也就是凡夫众生以为涅槃就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8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