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81集
莫名其妙。无明本无,无明本来就没有。【着相求菩提。】执着。菩提本有,不用你求。我们一般人如果不是〔无端起知见〕,就是〔着相求菩提〕,这跟「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是一样的。佛性本有,无明本无,八个字是关键字,你起烦恼就念「佛性本有,无明本无。」你就会笑自己。【情存一念悟,】们想要修行很好,想要开悟也很好。为什么开不了悟?因为〔存〕啦。〔情存〕就是心有那样的念头想要开悟,〔存〕就是障碍。【宁越昔时迷。】你怎么有能力开悟呢?你过去〔迷〕,现在要悟怎么有可能呢?你为什么读经典呢?你可以在读经典中处处看到你就是这样子。但是,没有人跟你说,你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修也不对,没有修也不对,很奇怪。〔存〕这样的念就是你抓着这样的念,这样的念会障碍你开悟。〔情存一念悟〕,不对吗?这样的精神是对,但问题它就是障碍你。你说:「师父,那怎么办?」你要万缘放下,放下就开悟了。你要开悟,就要放下,你不要抓着开悟那个念,那是障碍,你把它放下就开悟了,这都是心法,而且都是过来人他们真正的感触跟体悟,也可以当成我们现在的参考。【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本来〔自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却随着生死轮回。感叹自己糟蹋自己的佛性。【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今天假设没有见到六祖大师,他至今还是掉入空有两边。没有学的人常常执着有,有学的人常常执着空,这是现代人的通玻今天这几则公案好好回去再参一下,如果你想有更深的感触,你就得好好地修行。你只要修下去,这会看到跟公案讲的情形一样,你不要难过,你要高兴,代表你有在修,这样你才有机会突破。但是,如果你修下去,你觉得都没有这些问题,你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修下去,你一定会执着,一定会呈现这里面的某段话所说的那种情形。所以好好地用功啦!烦恼即菩提,知道障碍在哪里才可以越过。【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我们最常听到的佛学名相就是大乘、小乘。说大乘、小乘这样的分,是比较简略,如果更详细的分,要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就叫〔三乘〕〕。这里讲的〔最上乘〕就是佛乘。佛法到底是几乘?最究竟的说法,就是一乘,一佛乘就是要告诉你宇宙人生的真相。因为每个人心量的大孝程度不同的关系,所以佛不得已才讲:「没有关系,如果你没有能力度众生,就好好修自己。」这就叫小乘。如果你学完小乘之后,愿意发心度众生,这就叫大乘。如果你要达到佛圆满的智慧,那就是一佛乘。就好像我们去帮助别人,我们要循循善诱,大部分人你都不能够直接跟他们讲答案。比如说,你看到有一个人错了,你直接了当跟他讲错了,我相信一般人都不会接受。一般人能够接受委婉规劝,循循善诱,慢慢地讲,可能讲个十分钟二十分钟,到时候才说:「这样你觉得你有没有错?」他才比较容易认错,就这是拖得比较慢,在佛法里面就叫做惭修。直接跟你讲,不是承受不了,就是听不懂,你没有办法一时就接受。你们看禅宗的公案,不要羡慕那些开悟的人,那些禅师跟他们讲也是直接了当,但问题是他们要经得起人家跟他这样讲,他才会当下开悟。如果经不起,禅师不会这样讲,大部分人都经不起。佛太了解众生,你要叫每一个人勇于认错,不简单;或叫每个人勇敢地面对他自己,不简单;你要叫每个人自我解析,毫不保留,不简单,所以要透过方法,这个方法在佛法里面就叫做权巧方便的智慧,这样来引导你。如果有人问你佛法几乘,你就跟他说,权巧说三乘,说四乘,说五乘,或是说大小乘,真实来讲只有一乘,就是教你成佛,这是最真实的。比如说,你教你的子女,事实上是要教他一乘,就是做个有成就的人。但是你的孩子一出生,只有两三岁,在爬,你就跟他讲:「儿啊,你以后就要当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