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80集
】第七意识就是执着。你那么执着,成见那么深,你的我见、我执、我慢都是因为第七意识的关系,第七识抓着第八意识不放。你抓住你生命的黑盒子不放,所以你的潜藏意识里面,认为有个我,挥之不去,我执很重。如果你是这样,就是病,心有玻「我」是什么?不要一天到晚「我」啦!就是因为有我,所以才有人,就是因为有人,所以才有众生的分别,所以才有《金刚经》那句话: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样怎么会平等?这个世间怎么会平等?明白这样的概念,才能够平等,所以〔平等性智心无渤。你现在不平等就是心有病,你平等,心的病就没有了。怎么样才能够〔平等〕?我的执着放下。我的执着存在是没有办法平等的。【妙观察智】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第六意识是分别跟妄想,六识跟七识原则上就是执着和妄想。众生为什么不能够成佛?套《楞严经》的一句话:「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妄想、执着谈的就是第六和第七意识,你把分别执着都放下了,你观察这个世间是不会有偏见的,是清清楚楚的。【见非功,】,它的意思是说它不是刻意的,它是自然的。【成所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同圆镜,】前面五识事实上最没有问题,就像你拿个照相机,看到一棵树,前面的五识是什么就是什么,第六意识就是想什么,第七意识就是你执着什么,第八意识就是你藏什么,这样讲很简单。所以,〔成所作智〕,就是它面对所有的境界,就像镜子直接地投射,所以叫〔同圆镜〕。简单地讲,如果有人问你如何转识成智,也只有那个概念,就是放下自己的执着和分别。不然,你就没有办法转。我再问你如何放下执着和分别呢?这就要看你到底有没有修。但是,你讲的如果是理论,内行人一听就知道你没有修。【五八】果中转。【六七】因中转。【果因转,】第五跟第八不用你修,因为第五跟第八都是无辜的。比如第五意识,就像你到文具店去买一只白板笔,第八意识就好像你买回来之后就放在铅笔盒里。白板笔和铅笔盒都是无辜的,这是你把它们放进去的。哪里出了问题?当我买这只笔回来,我就说:「很差,不好写,形状也不好看,价格又贵。」自己在乱想,那叫六、七识,都是六、七识出问题。看到就看到,又怎么样?没有怎么样。你要从哪里修?五八不要你修,五八今天之所以会迷失,凶手是六七,所以叫做因中转。果中转的意思就是当你成佛的那一刹那,五八跟着转。因中转的意思就是说你现在还没有成佛,你要从这里修,这叫因地。你要修六七,所以说要破除妄想、执着、分别,就是这个意思。【但用名言】一种假名。假名说现在叫做转识成智。迷的时候叫识,悟的时候叫智。这个名词是假名。或者你现在叫迷,以后叫悟,迷悟也是假名。这些名词都是假的,你不要被骗。【无实性,】转名不转体,也就是那个本体是一样的。但是那个名相不一样了。迷时佛性在,悟的时候佛性也在。比如说,我的手伸开叫掌,握起来叫拳。名词不一样,但是掌跟拳的体没有不一样。这个掌叫迷,这个拳叫悟,这个掌叫意识,这个拳叫智慧。讲那么久,用比划的比较好懂。我们今天不能够悟,都因为你总在研究手掌是什么意思,拳头是什么意思,手掌怎么会打开,拳头怎么会合起来,你这么研究你就不会开悟。悟就是说:无论它怎么变,它的本质是不变的,要你悟到本质,所以你要见性,不要见相,你见相就被相所迷。你见性不就成佛了吗?你见相怎么会悟呢?除非你「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若于转处不留情,】没有学佛的人看到「不留情」会误会,以为「你们学佛学到不留情9实际上〔不留情〕是不执着的意思。这个〔转处〕是什么意思?恭喜你,你已经转识成智了,就是你已经去妄归真了。六祖说真亦不可以执着,这里〔不留情〕的意思亦是如此,也就是若是证悟之后连那个证悟也不可以执着。【繁兴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