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80集
底是一身还是〔三身〕?事实上讲的就是体。【发明成四智。】这就是用,智慧是拿来用的。在《坛经》里的「体」就是「性」,「用」常常叫「心」。心性这两个字,就是体用。这两个字懂了,你就开悟了。【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假设一个要明心见性的人,他并不是离开这个世界。〔见闻〕就是见闻觉知,就是我们眼睛能见,看到外面的世界,这个〔见〕不外乎要从六根六尘六识。对一个真正会修行的人,他不用逃避这个问题,他在红尘当中也能够觉悟,这是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但是小乘人一般没有这个能力,对一般初学者来讲,他也没有这个能力。为什么刚开始你要找个清净的地方修呢?你们现在的问题是要上班要工作,各自市农工商,如何找个清净的地方呢?现在跟各位建议,修行就是在生活。但是,你现在没有这个程度,你要承认。如果你说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修行,我想你是在骗你自己。比如说,你现在随便问一个人,「我在写书法,算不算是修行?」百分之九十都会跟你说是。「我现在在打麻将,算不算修行?」几乎百分之百会跟你讲那不是。请问,打麻将比较高贵还是写书法?你的脑袋事实上是写书法比较高贵,这是你的脑袋。这样讲下去会产生很多问题,你一定会为自己找理由。难道喝茶不算是修行吗?难道喝高梁酒不算是修行吗?那你的脑袋一定想:「喝茶,比较好;喝高梁酒,一定不是修行」。这样讲一定是有问题,喝茶也是喝,喝高梁酒也是喝啊!我生活当中,我本来就在生活了。我努力过一天也是生活,我整天懈怠也是生活啊!但是你如果承认你今天懈怠你还有救,如果你认为懈怠就是修行,那你真的就没有救了。就好像你认为:「我每天心情都很轻松,这就是修行啊,这就是所谓生活禅啊9那你就真的没有救了。因为你知见不正确,你已经混淆了,不能够判断,你会耽误自己,这样很危险。就像常常有学生跟我讲:「师父,我们到外面游山玩水也是修行啊9我回答说:「我没有那个功夫,你如果有那个功夫你去。」其实你也没有,你为什么要假装有呢?那怎么办?上班好好去上班,我不说「你好好修。」我说「你好好上班。」下班之后,家事做完了,电视看完了,你就找一个小时自己好好地修一下,自己要怎么修你自己选,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都可以修。我不跟你说,为什么?因为我们人很叛逆,我跟你说怎么样修,你反而不肯。你利用那一个小时,要静坐也可以,要念佛也可以,要诵经也可以,要自我反省也可以,就用这一个小时好好地修。接着,慢慢,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直到功夫越来越深的时候,你才跟我说:「师父,我这会儿上班是修行,下班是修行,睡觉也是修行。」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假设你能够做到醒来的时候都是修行,我就恭喜你,你晚上睡觉必然也是修行,这样你就有资格讲我生活就是修行。你回去试就知道了。我们一般人刚开始还是要止息一切因缘,等到自己的功夫成熟了,才〔不离见闻缘〕,就是在任何的境界都可以修行,自然就可以〔超然登佛地〕,自然就能够证悟。除非你是上根利智,一讲你就懂,那你当然也可以。看经不是只停留在解释,经是讲给你听的,修行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看看,做不到,想想看应该怎么去做?慢慢去做,我才能够做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现在六祖大师直接了当跟智通禅师这么讲,〔谛信〕就是深信,你真的能够深信我刚才所讲的话,那你自然就不会再〔迷〕失了。【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不要总是用嘴巴说,耍嘴皮子,那是没有用的。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通顿悟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