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75集
向给他,但是欠债欠命都要还。「师父,那不是没有效?」不是没有效,欠人家钱本来就是要还,而且你要还得心甘情愿,不可以逃避。这时候你又讲:「师父,我修了还是要还,那何必修?」我告诉你:「假设你现在的存款就只有一万块,如果你要还人家一万块,还下去之后你的生活会很苦。假设你现在存款是一亿,你还人家一万块也没有关系。」你懂这个譬喻吗?凡夫没有存款,修行人就是有存款。比如我修到阿罗汉,我的存款可能就是一千万;我修到菩萨,我的存款可能上亿;当我成佛那一天,金融卡任我刷,众生我都还,我也不要紧。一个修行开悟的人,还是要还因缘果报,所以我们常说「诸法皆空,因缘不空。」不是你开悟了就不用还人家钱了。你透过修行,第一你更心甘情愿地还人家;第二,你自己的资粮越来越富裕富足,你有能力还人家,但是你不以为苦,这样道理才讲得通。不然,你夜深人静,自问自答,我看很多同学常常被自己问倒。【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你懂得〔布施〕,懂得去造福。有福无慧,边造福也边造罪,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信徒都是这样的人,白天去当志工,晚上贪、瞋、痴具足。你要修到什么时候?你怎么会被人家认同?最不认同的就是你的家人,外面的团体因为你都〔布施供养〕,人家叫你扫厕所,你也心甘情愿扫厕所,出门人家都叫你菩萨,回到家,家人就给你脸色。我现在讲的是现实的人生,差不多都那样。不能这么修!你也不要被自己骗,你应该是「人家肯定我,我愿意付出,人家不肯定我,我也要默默地付出。」【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福不〔灭罪〕,也就是说你想透过〔修福〕来灭你的罪,了不可得,原则上灭你的罪是需要智慧的。你说:「福不是可以抵罪吗?为什么没有用?」福不是不可以抵罪,但福不可以抵道。假设在学校,学生被记大过,接着被记大功,那可以抵。但是为什么六祖大师回答说后世得福罪还在?你今天会造罪是因为你没有智慧,所以纵使你抵了之后还是会不断地造罪,没有智慧的人时时刻刻都在造罪。纵使你对别人好,亦是一种罪,要注意我这句话。为什么?因为你对别人好可能是压力可能是负担,就像父母亲对孩子都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做法是错的,那还不是造罪?【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修心〔除罪〕。唯有从你的心下手,愿意去除自己的罪的人才是真正〔忏悔〕的人。不可以嘴巴说忏悔,而不去真心改过,这不可以叫忏悔。你们在自我反省当中,没有真心改过,不可以叫反剩我上次就看人家在拜梁皇宝忏,拜完去麦当劳吃鸡腿,再继续拜,拜完再吃鸡翅,拜了很累,多吃给它补回来,我讲这个不夸张。〔忏悔〕要改过,改过才是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这叫做罪性本空。大家想一个问题:「假设我多生累劫杀死一万个人,何能够今天一开悟就除掉我所有的罪?」我讲一句直接的话,假设从年轻就开始杀猪杀到退休,超过一万头,如果放下屠刀就能够立地成佛,假设我们是那些猪,我们也不能够服气!你学佛法要知道它真正的含义,这句话是悟到空性,所有的罪和功的本质是空,所以无论你造三千功八百果,或你罪贯满盈,福罪从本体的角度来看,当下还是空。罪性本空,所以说〔忽悟大乘〕,这里说大乘,是因为大乘就是建立在缘起性空上,所以当你悟到「空」的那一刹那,才叫做真忏悔。但是我再把问题拉回来,你已经真忏悔,你已经不被那些罪业所绑了,但是:「我依旧要还人家,只是我已经不以为苦了。」我们都知道有个高僧叫安世高,当他开悟时知道他过去曾经杀过人,所以他这一辈子要还那个人一条命,他在还命的过程,口袋里面放着一张纸条,说他过去世曾经害过他,所以现在还他的命是因果报应。他走在路边托钵,就有一个人驾着马车冲得很快,把安世高当场撞死。衙门抓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7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