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73集
团体,我怎么做善事?」其实,你要随时生善蛮简单的,你现在愿意振作起来看佛经,看一本经,那就是善,不会很困难。我看你还是从小学生的概念做起,拣一张纸屑算行一善,这样也很不错,慢慢地恢复你那个很单纯的想法。你现在开车,在路上看到大石头会停车下去搬开吗?开车看到路中间有一个坑洞会停下来做一个指标吗?你不要说「知道,但做不到。」请大家谨言慎行,讲话不要这么草率、轻浮,君子不重则不威,难怪学则不固。很多东西要去思考,要去想:「我为什么要起恶思?我为什么不起善思?」请你静静地去思维为什么,找出答案,不要放任自己永远是这个样子。你懂得思维才有智慧,否则你的智慧从哪里来?学,就要问,问了之后就要思,思了之后才能够分辨,之后才能够力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修行的次第。为什么你没有好好思考呢?学而不思则罔,你不思考,这样学不是很惘然吗?这个问题留给你,想清楚,你自己就会改变。想不清楚,坦白讲,你不是想不清楚,你是放任自己懈怠,懒得去想。哪一个人是生而知之者?除了六祖以外,几乎都是学而知之者。【如是诸法】善恶。【在自性中,】善恶还不都从你的自性生起的吗?【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无明,烦恼。自性是清净的,一点障碍都没有,为什么会有浮云呢?因为有那个因缘,所以生起了浮云。乌云密布,我们说它是恶的,下雨之后,天边忽然出现一道彩虹,我们说它是善的。你们喜欢看乌云还是喜欢看彩虹?乌云就好像我们生起恶念,彩虹就好像生起善念。天空有一堆麻雀飞来飞去,麻雀飞走了,天空忽然出现一只大鹏。麻雀代表小家子气,自私自利。你的格局、心量为什么这么小?你为什么不愿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像大鹏鸟一样。画画也能够开悟,你知道吗?这张图画,这张白纸就是你的心,你的本来面目,这张白纸随便你画,我们心的世界就是这样子。你现在心中这张纸画的是什么?一样的一张图画纸,怎么画出来是这样?!我们一样的自性,为什么生起来的概念居然不一样?红豆杉很贵,你不会拿它去起火,你会随便拿一些树枝或三夹板,否则你不是糟蹋了红豆杉吗?那你为什么要糟蹋你的佛性?为什么把红豆杉当成三夹板呢?你静静地思维,你会发现到为何如此?当乌云生起,就代表我们烦恼生起,这个时候上明下暗,佛性不因为你乌云密布就没有,它还是在,只是你自己没有办法见到,你看到的就是乌云密布。【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以般若破烦恼。这一阵风是智慧的风,吹散你内在的无明,吹散你的障碍。你想要有力量,就要好好地学习、力行。当乌云散开之后,自然就能够了然见性。【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间的一切了若指掌,清清楚楚。【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世间的人常常都是妄想执着,所以都是在晴朗的天空底下乌云密布,这就是世人所讲的那句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天下为什么本无事?因为自性本空。庸人为什么自扰之?他自起妄想。【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六祖大师解释佛法有个特色,他常常把两个字拆开解释,就像前面讲的忏悔。〔智〕跟〔慧〕也不太一样,〔智〕就是明于事,〔慧〕就是明于理。大家学佛法,一定要先从世间人的角度,对事情、现象很清楚,你才会处理事情。现在学佛的人就掉入一种陷阱,他对事相都不清楚。什么叫对事相不清楚呢?孩子不听话、跟另一半沟通不良、跟老板相处不好、生意做不顺、人际关系差,都是个事相,从这里开始做。行出来都偏向于事相,你岂能够对这些事相不明白、不知道呢?若是你对事相不知道,你对道理也不会明白。佛在《涅槃经》里讲过一句话:「世人只知文字,却不知其理。」你们读经典,要明白经典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这样问?孔老夫子有个年轻的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7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