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73集
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清净从你的佛性而生,因为佛性就是空性。谁能够污染虚空?所以它真的是清净。智慧也是从你的佛性而生,因为空没有障碍,当然有智慧。慈悲也从你自性生,因为一个真正能够见到自己本性的人,也能够了解一切众生事实上是跟他一模一样的,他自然就会从佛性当中流露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所以皆是从自性生。何名清净法身?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何名清净法身?世人性本清净,】体。【万法从自性生。】用。我们套《坛经》的一句话,「不识本心」,就是不明白本体。不明白本体,学法无益。你怎么去展现?你如何去妙用你的智慧呢?我们自己要知道「我在做什么?」但是你的知道不够彻底,那是有问题的。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考试、为了名利,当然不是读书的真实义。一般来说,离开学校后有再学习的人比率很低,在学习的又学艺不精,你们今天来学《六祖坛经》想不想把它学精?一样的道理,你来学佛,你愿意好好学吗?要找到这样的人也很难呢!大家都在教,大家都是东学西学乱学,根本是在打发时间,很少有人愿意把他所学的学问学好。不然,他所学的一定是跟名利有关,不然他干嘛要学?我们是不是有真正好好地去学习?从法身的角度,你一定要去明白你〔清净〕的〔法身〕,一定要从见性下手,「不论禅定解脱,只论见性与否。」这样才能够展现一切万法。八万四千法门从〔自性〕而出,真正能够见性的人,也就是能够学八万四千法门的人。你不要误以为「我现在学净土法门,明天学参禅法门,后天来学持咒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不是这样的,而是指见性。这样你就可以具足法门,否则都是门外汉。【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六祖大师所讲的这个概念,我们以为自己都懂,只是做不到而已。你都懂,那干嘛上《六祖坛经》呢?这段话在谈什么?你有没有探讨过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往坏的地方想呢?为什么不要往好的地方想呢?比如,请问,你为什么要赖床?赖床的人有没有在睡觉?他躺在床上想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往坏的想?因为现实的人生很多事情你不敢做,现实人生不能满足你,你透过幻想来满足自己的内在。我们的内在有这样的机制,一种是往坏的想来满足自己,一种是往坏的想把罪过推给别人。「就是因为你那样,我才这样。」「就是因为你对我不好,我才不煮饭给你吃。」你为什么要这样想?你打坐可以思维这个问题:「为什么我没有力量往好的想?」因为你已经不太相信自己,纵使往好的想,你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甚至认为自己是个没有恒心的人。我们的潜意识之所以糟糕,是因为否认自己也否认别人,所以常常容易生起〔恶〕的,〔善〕的力量生不起来。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推广「日行一善」,我当时是小学生,听老师讲解,我觉得很简单。为什么?因为老师说:「你只要看到地上有纸屑,拣起来,就是日行一善。」真是很简单,但是你们现在有没有日行一善?你们没有做到。不然我们现在推行一个活动,叫「日行一恶」,你们不要笑,日行一恶简单还是困难?很困难。为什么?因为我们日行不止一恶。我有说错吗?真是不简单,因为你超过,你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太可怕了。大家何不善用其心!你为什么要把心用在思量恶的去造恶事呢?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心去思量善的去做善行呢?你说:「师父,我又没有参加什么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