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63集
产生「贪瞋痴」,〔愚迷〕跟痴相应,〔憍诳〕跟贪相应,〔嫉妒〕跟瞋相应。六祖大师为什么讲这三个名词?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我」跟别人的关系所产生的。什么叫愚迷呢?就是由「我」跟「人」的分别相,有「我」跟「你」的分别对待,就是愚痴的众生。什么叫憍诳?就是骄傲,就是狂妄,就是自大。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因为你的内在觉得你胜过别人,有「我胜你」的概念。为什么会有嫉妒呢?你嫉妒别人胜过你,所以嫉妒又叫嫉贤。这三类就是「我跟人」,「我胜人」,及「人胜我」,讲起来很单纯。你说它很简单,事实上很困难,你的「人我」概念没有破,问题永远存在。人跟人之间如何互相对待,如何沟通,恶业都是从这里起的。回归早上的概念:「我不跟众生敌对,因为众生就是我,我就是众生。」贪瞋痴三毒、〔愚迷憍诳嫉妒〕都消失,这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天底下任何的学问,没有谈到佛法,根本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都只是治标,没有治本,只有佛法才究竟圆满。你现在已经知道了,所以你应该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是普贤菩萨讲的一首偈,承认你错啦!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愆〕就是罪过,也就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过去的罪过。你既然真的要忏,就应该永不复起。【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此念,就是这样的恶念。就是过去已经做错了,你承认,未来的人生不要再起这样的念头,这才是真正的忏,不要一错再错,连这个念你都不该起。有这样的人存在,颜回他不二过,我们是错过二百次了,还会有二百零一过,真是执迷不悟。【悔者,悔其后过;】我从今彻底地改过。改过不可以只用嘴巴讲一讲。【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此事。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如果不说「此念」跟「此事」,这两句看起来好像意思是一样,但其实是不一样。「此念」说的是知道错了,所以永不再起这些恶念;「此事」是知道错了,所以从今之后不再做此恶事。事是由念起的,有这个念,常常就会有这个事。你都要去做到,这叫真正的忏悔,不然就不可以说你忏悔。但是,现在已经讲完了,你做得到吗?比如你说:「哪里有那么快?这段读完了之后,我还准备回家跟我老公算帐呢9所以我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平时就要有修行的功夫。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因为念头看到境界就染那个境界,你所有的罪过都是这样产生的。六祖大师以前就教过我们「无念为宗」,无念就是不染,就是遇到境界不染那个境界。染了,你就会造罪,就会有很多的痛苦,就产生很多的妄想执着。六祖大师教你平常就要无念,平常就要这样修。无念不是没有念头,而是遇到境界不执着那个境界,你不这样练习,就一定会再犯。所以要明白他真正在谈什么问题,是你这颗心在造罪,当然从你这颗心降伏。【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我们〔忏悔〕,但我们没有真正地改过。为什么不真正地改过呢?为什么做了错事不改过?你相信有天堂地狱吗?你相信造恶会下地狱吗?会?那你为什么还会造恶?你是不相信因果的,否则为什么会造恶!什么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6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