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62集
宗派都叫「教下」,我们一般讲「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的意思就是说要悟到本体,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样学禅才有意思,学禅没有悟道你就白学了。但现在有很多人,听过名词,但叫他们解释就说不清楚。禅宗的特色就在于「教外别传」,你去争论它的文字解释是没有意义的。你首先要明白除了禅宗之外,其他的宗门都是依教奉行,也就是依经教依教理,你读《金刚经》就按照《金刚经》的教理来修行,你读《华严经》就按照《华严经》的教理来修行,简单地讲,就是按照佛所讲的教理来修行,这就叫做依教奉行。但注意看禅宗,「教外别传」,原则上它是离开经教的。也许你会怀疑,怎么有可能不依佛的教理来修行呢?经典不是月亮是手指头,所以不可以把手指头当成月亮,依教,依这个手指头,去修行才能够见性,才可以见到你心中的月亮。经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你销归自性,让你看到自己心中的明月,所以禅宗的理论就出来了。依教奉行一定是对的,手指头虽然不是月亮,但循这个路线,你必然会找到月亮。但禅宗直接了当,它就是让你直接看到那个月亮,所以后来才分顿悟和渐修。比如说,读《六祖坛经》的人一直在研究法义,研究《六祖坛经》到底在讲什么,这个叫「教」,是研究经教。内行人问你:「是谁在研究《六祖坛经》?」你就答不出来了。当然你会说:「是我埃」「我是什么啊?」「我」只是个代名词而已,没有见性的人,一定被考倒。纵使你一直研究教理,到最后也会讲,当你上台讲《六祖坛经》,只要有人问你:「是谁在讲《六祖坛经》?」你也回答不出来。你为什么答不出来?因为你不认识自己。读《六祖坛经》的目的就是要认识自己,不是要去认识《六祖坛经》在讲什么。它在讲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所以禅宗的教法就叫做「教外别传」。那既然是教外别传,我们《六祖坛经》要不要继续读下去?这本《六祖坛经》也是一本经教,直接认识自己就好了!否则就变成依教奉行?我是故意问你,意思是确定你听懂没有,怕你似懂非懂。你不要以为这样就不需要经教了,达摩祖师来中国,也带一本《楞伽经》传给惠可,难道那一本不叫经吗?再来,五祖弘忍跟六祖惠能,纵使六祖惠能不识字,他也会劝你好好受持《金刚经》,所以大家真的不要误会。简单地讲,禅宗一刚开始就是自己要去突破,去明心见性,但事实上理论不用多,你只要按照那一本经来做你修行的证印就不会错,也就是说,经典是让你对照的,对照你目前的程度。到底应该怎么样比较好?我建议各位由禅出教,由教入禅。由教入禅就是依教奉行,但奉行的目的就是让你见性,这样你不容易走偏,不容易变成狂禅或野狐禅。不然的话,自己的见地不够,以为开悟就没有事。谁跟你说开悟就没有事?!以前没有开悟都懒得做事,开悟之后很认真地做,没有事是叫你心里没有事,不是叫你不要做事。你看那些大菩萨都很忙,哪像我们还要睡午觉!人家不用睡,因为心清净,我们要睡,因为心烦恼,我们的烦恼才是消耗能量最大的主因。你现在应该依教入禅,经典你要听,你要多听,但所有的经典要销归你的自性,你不要把你的修行变成有漏,或只修福不修慧,这都不是真正的禅。等到你开悟之后,由禅出教。达摩祖师说开悟的人才能够为人家讲经教,这是最严格的说法,我们现在的门槛当然要降低,我只能够讲我明白多少,我跟你分享多少,不开悟就是不开悟,还是要讲。出教,这个教的涵义很多,比如说不可以说开悟之后每天就坐在那里打坐,或躲在深山,这样不对。第一,要出来弘法,来传教。第二,他以立言着书。很多开悟的禅师有很多的著作,大家都说禅宗不立文字,但偏偏禅师所立的文字最多,大家可以去看《大藏经》,里面禅宗大德所著作的论文最多,那就叫做由禅出教。因为禅师往生了,后人就不能够得到他的教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6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