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58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58集然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然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然此门坐禅,元不着心,]用。[亦不着净,]体。[亦不是不动。]相,身。看六祖这样讲,你马上知道什么是错了。我们一般人坐在那里,就是身不动。请问,现在开两班静坐课程,一班是大人,一班是小孩子,请问一下哪一班坐得比较好?为什么是小孩?他会动来动去,下课之后不但会跑而且还会叫。你观察一下,你会看到两种现象:大人,你看到他坐得像佛祖,假的。大人是身不动心动,他身不敢动,坐得脚都要断了,还是得忍下去,连唉都不敢唉,内心绑住了,在那边挣扎。小孩子不是,坐得乱七八糟,但他的心比较静,下课唏哩哗拉,上课一下子就好。我们大人在干什么?所以你这样坐是不对的,观念不对,你坐破十个蒲团也没有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若言着心,心元是妄;]你为什么会苦?你就是抓着这颗心不放。一天到晚都跟人家讲:「你知道我的心有多么难受吗?你怎么可以刺伤的我的心呢?」也就是说,你产生一个天大的误会,你把心当成你,然后你产生很多痛苦,你的痛苦永远挥之不去,因为心的概念跟你如影随形。而且,你已经把心当成「我」,你想跳脱那个概念相当地困难。心的变化,就像天上的浮云,飘来飘去;像地上的水,这样流;像空中的微风,这样吹,你的心就是这个样子而已。为什么你觉得很困难?因为你把白云微风流水当成了「我」,而你没有办法去观赏白云微风流水,那是不一样的境界。「我可以察觉我的念头,但是我把念头当成是我,我已经陷在里面,我无能为力。」假设没有前面的「观心无常」的概念,你根本不能够去体悟到「原来心是妄」。什么叫妄呢?会变化的,无常的,就是妄,因为它不是永恒。什么叫真?真就是不变。就是永恒才能够叫真,不然真在哪里?这样的概念跟一般人讲,他是很难懂的,所以为什么要从「观无常」开始修?没有透过无常,他没有办法彻底认识「心是妄」。他不能够承认,不能够理解,他没有办法摆脱他的心。[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了解这一句就开悟了。这八个字叫顿悟法门,跟《圆觉经》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的意思完全一样。短短的几个字,你能够好好地酝酿,要悟就一下子顿悟开了。所以,事实上教你一个概念,你就可以突破了,只是有些概念讲得太直接了,你反而没有办法懂。就像我们学很多东西,比如说新兵刚学正步,就要分解动作,一步步教,这就是渐修;如果直接了当,答案就出来了。世间最苦的莫过这一颗心,「你不了解我9「你不尊重我9「你伤害我的自尊心9这些都是心的感受。如果这一颗心是妄,你的苦当下不就消失了吗?你的苦根本就不能成立。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心都是妄了,哪来你所讲的「苦跟乐」呢?!离开虚妄的苦跟乐,才是真正的清净。苦是无常,因为无常它有机会变成乐,乐是无常,所以它有机会变成苦,所以苦乐都是无常。很多人的知见就是两边选一边,那是不对的。右无常,左无常,贫无常,富无常,都是无常,你要站在哪一边?但你自己不能够体悟到这种概念。[若言着净,人性本净,]你的心本来就清净,你不需要故意给它清净。你会说:「既然我的心已经是清净了,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感觉到?」[由妄念故,盖覆真如。]这就是原因,因为你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比如说,本来就没有事,你为什么要去惹事?既然该去做事,你就去做,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