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55集
说:「师父,你自己表面上是修禅,又叫人家念佛。我也不知道师父你修什么?」你不要担心我在修什么,你只要担心你自己在修什么,这个比较重要,你顾好你自己就好。他就问:「师父,我知道学《般若经》可以开悟,这没有问题,但是难道念佛可以开悟吗?念佛可以解脱生死吗?」我就跟他说:「你想不想念?」他说:「我不想。」我说:「你既然不想,我就不回答这个问题。」就好像说:「你要不要买这幢房子?」「我不想买。」那你就不用问它价格多少。如果你要买,我就有义务告诉你这个房子所有的资料。「你要不要念佛?」「我要念,但我害怕不能够解脱。」那我有义务告诉你。如果你想念佛,会不会解脱?很简单,念下去不就知道了吗?生命的东西不能够由别人告诉你,是你自己要去做,你才能够走入你的生命,其他都是知识脑袋,都是你生命以外的东西。我们苦口婆心一直讲,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学了一辈子的佛法,都不能够受用?这是因为很简单的一个概念,只要学佛法的都知道一个名词叫「无常」,纵使没有学佛法的人也知道,但你们一本经看过一本经,一个法修过一个法,一万人当中你找不到一个人解脱。为什么?你们只探究无常是什么意思,这有意义吗?你为什么一直去解释它是什么意思呢?你不是懂了吗?你懂了为什么还跟过去一样地执着呢?我简单这么讲,你真的懂无常,你就可以开悟了,你必然不会执着,不然你在执着什么?你执着的就是「常」,你的潜意识就是常,无常不是用解释的,是下去修的。我跟你说无常是修的,并不代表你会修。比如说,你回家,就坐在家里,有蒲团坐蒲团,没有坐沙发,腰酸了躺在床上,脑袋想着「无常无常」,这不叫修,叫妄想,叫知识,对你生命没有帮助。我以上这样谈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自己要走入自己的生命?」走入是个动词,修行重点在行,其他并没有什么力量,你要有正知正见才能行。但不是佛法你全部都弄懂了你才行,我怕你这一辈子不能够全部弄懂,那你岂不是枉费此生吗?知道的部分去做,无常这个概念你应该比较好懂,你先去修「无常」。「无我」的概念比「无常」的概念更深,光是「无我」的理论你不见得都懂。「不懂无我不能去修吗?」这样是没有用的,他懂无常却不修无常,这就是他的错,懂的部分你就先修。当你越来越明白、了解了,你修的层次就会越广大、越深远,你才不会对不起你自己。这样的人生一步一脚印,你的生命一定不会空过。假设现在有人叫你念佛,你的概念一定是:「他就是修净土的。」假设你静坐在那边,你就觉得是修禅的。是谁跟你说我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修净土的,我坐在蒲团我就是禅宗?不要这么说,「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你自己修你自己知道,怎么修受益你就怎么修。「一心称念阿弥陀,即是无限深妙禅。」表面上前面那句话叫净,后面的那句叫禅。为什么古大德会这么讲?就是因为修禅跟修净的人常有这样的知见。对于真正懂佛法的人,一切法都是佛法,你能懂最好,不能够懂好好地管好自己,念佛不妨碍修禅,修禅不妨碍念佛。这个人要用念佛度他,我必然用念佛度他;这个人要用修禅度他,我必然用修禅度他;这个人要用钱度他,我必然用钱度他。你也不要看到我,就说:「师父,我可以不可以跟你请法?」你不用这么严肃,你也可以问我:「师父,股票可不可以买?」我们不要讲佛法,我们讲世间法,儒家讲两个概念,「有教无类」是慈悲,「因材施教」是智慧,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你明白这个概念吗?他适合什么,你就按照他的程度教给他。古人说「佛是大医王」,你现在走进一家中药房买药,有哪一家中药房只卖一味药叫当归吗?那他能够叫中药房吗?那叫当归专卖店。我们出家人要争气,佛祖是大医王,信徒就像消费者,我们就开中药房,你进来抓药,我就抓给你。我用这样形容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