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43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43集又问: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史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又问: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常常有人问我:「是要念ㄚ弥陀佛,还是ㄜ弥陀佛?」按理「阿」应该念ㄜ,因为是「无」的意思。你念什么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知道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你怎么念〔阿弥陀佛〕他都会知道。你要明白,不是现在的人才在念佛号,唐朝六祖那个时代净土宗就很兴盛。中国佛教大乘八宗,小乘二宗,一直流传到今天,比较兴盛的还是净土和禅宗。禅宗以今天来讲,可以说是有名无实,表面上很多人学禅,但真正懂禅的人太少了。我们都是佛弟子,我们要跟佛学,纵使你现在读《六祖坛经》,你还是要跟佛学,六祖是祖师,你读了之后还是要读其他的经典。你不要只跟祖师或菩萨学,比如我们读《大智度论》、《中论》,都是龙树菩萨写的,你还是要以佛所说的法为准,跟祖师学完后跟菩萨学,之后还是要跟佛学。很多人在念佛,到底是不是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是不是只要念佛不要读经典?念佛学净土,以前读净土三经,后来是净土五经,还是说就读那三经、五经就可以?还是所有的经典都要看?每个人因缘条件不一样,不识字的人当然念佛就可以,但他还是要听人家说法。他听人家说法听得懂吗?当然听懂,这样你有没有信心?众生皆有佛性,你真的有佛性。我们今天既识字,你要读佛经,还要听经,还要念佛,因为你的条件殊胜,六祖还不识字呢。再来,你可以读很多的经典,而且你那么年轻就开始学佛,佛经一本一本看没有问题,除非你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重点就要摆在行门。最注重修行的就是禅宗和净土宗,禅宗是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也是注重生活,净土宗也是一心念佛,他们是很注重修行的。我们现在有各种因缘条件,还是要从解行并重一直到解行相应。你不要只讲并重而不相应,也就是说,你在学习,有没有相应?不相应学习是不对的。什么叫相应?你真的有进步,你真的受益了。你学了老半天,经典看很多,但你修行不得力,修很久了,智慧没有开,这就是不相应。我们对道理越来越清楚,内心的烦恼越来越少,就是相应。你不需要去干扰别人,每个人因缘不一样,有的人就是念观世音菩萨比较相应,你自己看怎么样比较相应,那都没有关系。念佛并不代表你就一定是修净土的人,有很多禅师也念佛,但他们在念佛当中比较偏向于内心,对内心的观照能力很强。有的人念佛时重点只摆在这一句佛号。对内心观照比较强的人,就有机会这一辈子开悟,摆在佛号的人比较没有机会开悟,但他却有这样的信心可以往生极乐。两个都好,只要你能够取一个,不要两个都落空,自己要清楚。为什么韦刺史会问:「念佛号的人真的会往生极乐世界吗?」有人说:「去西方的人都没有说他已经到了。我儿子去台北都会打电话说:妈,我到了。」他走的时候你都没有叫他带大哥大走啊!会这样问的人就是有疑惑,有疑惑怎么办?就自己去请教善知识,不然自己去深入经藏。如果你有疑惑,这样障碍着你不好,赶快去请问。【师言:史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读《六祖坛经》,你会发现六祖虽然不识字,但很多经典都知道。他记性太好了,为什么?因为他心清净。他应该有听过人家诵《阿弥陀经》,早晚课大部分人都在诵嘛,但他只是讲个大略,并没有每一句都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