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讲记 第38集
,我要一车美女、一车美酒、一车书。」若不是玄奘大师对他那么了若指掌,怎么会答应他?色也不离,酒也不离,还答应你出家,那玄奘大师不是要背很大的罪过吗?但玄奘大师知道他的根器,「都答应你,以后你自己就会戒。你不懂,我硬要你跟着我这样做,反而会带来痛苦。」不要因为你修行之后,你家就分成两派。万一你家又有一个人去修道,就变成三足鼎立。万一再有一个人,就变成五胡乱法、战国七雄,有够乱。很多家里修道的人都互不欣赏,看起来真是辛苦。所以你要「一切尽不妨」。我讲别人,是因为一般人的潜意识,都是认为别人在障碍你,你一看就看到别人,觉得是别人给你设障碍,这是个很错误的观念,别人不会妨碍你,你也不要妨害任何人。现在一般人,一下批评政治、宗教,一下批评社会、教育,这没有意义,会批评,会抱怨的人,就是有碍,它会障碍你。你真的是修道人,看这个世间,看到所有的一切,完全不妨碍你,这就是正见,你要有这样的正见。【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讲的是自己。儒家就常有这个概念,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你看你自己就好了,你看什么别人呢?〔与道即相当〕,〔道〕就是心的意思,修道就是修心,悟道就是悟心,一个人能够常见自己的过,才能够跟自己的心境契合。你要深入〔见己过〕,不要看到表面的缺点,粗糙的脾气,你要能够看到你的潜意识,你以前不敢面对的问题,都要掏出来。你来听我的课,我已经帮你挑了不少问题出来。有人听我的课,本来身体好好的,听完都体无完肤。很多人不敢面对,或者那是你根本没有察觉过的问题;每个人反省自己的工夫不一样,也就是你的反省有没有很深入很深入呢?【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我以前常教「人际沟通」的技巧,这两句话懂了,你就没有什么沟通不良,没有办法跟人家相处的问题。你不懂,是不明白〔色类自有道〕,〔色类〕就是指的一切众生,我们是人,比较关心人,所以色类就是一切大众。每个人因缘条件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学佛的不可以排斥没有学佛的,因为你要知道,他的因缘条件跟你不一样,所以他才有这样的作为。你不要气他,不要轻视他、排斥他,你应该体谅他、悲悯他。比如,我们不可以看到白道的人就毕恭毕敬,看到黑道的人却指指点点。遇到白道和黑道的人,你都可以跟他们闲话家常,他们有他们过去的因缘;那现在的因缘呢?因为见到你,你对他会产生影响力,你的行为和你谈话的内容都会影响到他,如果你能够跟一个陌生人谈一次话,你就有可能改变他的人生,好比「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看你会不会谈。一般人谈话都没有主题,不是谈不出所以然,就是一直想要教训别人,所以人家不想听。还有,人们的内心很渴望你谈一些有意义的话,就像一个口渴的人,想喝真正的山泉水,你却拿墨汁给他喝,不然就拿调味的饮料给他,越喝越口渴。每个人的环境条件不一样,但是我们不要彼此有障碍。家庭当中夫妻两个人对教育子女的看法不一样,或父母两个人对处理事情的看法不一样,任何地方都可能不一样,你怎么能够相安无事呢?就是要懂得彼此尊重。再加上如果你讲话真的很有道理,任何人都会听你讲。这个道理你懂了,在你工作上或生活中,你就会有很高的成就,开会也好,协商也好,谈判也好,沟通也好,换成佛法,度人说法也好,都是这个样子,〔色类自有道〕从这句话去尊重体谅每个人,然后又能够提出你的正知正见,那当然妙不可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3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