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38集
明白这个道理,只要不执着你的念头,在那个当下,自然就能够恢复自心的清净。【清净至无余。】大乘的修法,这才是顿教法门。你可以看到〔清净〕不是没有念头,比如有一幅画叫《风雨中的宁静》,真正的静不是没有嘈杂声,而是不被影响的意思。小乘的修行人是在深山古洞,大乘的修行人就是在闹区,在家人最适合学大乘法,因为你们每天都要在这种环境生活,但是,你虽然有修大乘的条件,却一直想找个地方〔清净〕,不用找啦!往你内在不就清净了吗?所以在家人有这样的优势,小乘法反而是出家人修的,例如藏传佛教,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喜马拉雅山闭关,他们有那样的条件。不要羡慕别人,要知道彼此的分别和作用。【菩提本自性,】〔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觉悟的本能就在你的〔自性〕。佛性就是觉性,这个「性」又可以叫做可能性,所以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这是你自己要去促成的。你要到哪里去求个佛呢?或去求个觉呢?【起心即是妄。】〔起心〕就是起心动念想要去追寻,那根本就是〔妄〕想,这就是一般人所犯的毛玻【净心在妄中,】清净的心就在妄心里面。菩提在哪里?菩提就是烦恼,烦恼止息,不就菩提了吗?妄心止息了,不就净心了吗?例如你现在心很乱、很烦,一直想逃避它,却逃避不了,就是因为它那么强烈,所以才将目标那么明确地指给你看,你应该感谢它,因为它指引你去见性;就是因为这样,你才知道「净心在妄中」。接着你渐渐会懂一个道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接受一切!当你真的接受了,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那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会现前。现前的意思也是个假名,只是因为息妄显真,那个真也是个假名,这是境界,只是你个人的体悟而已。姑且叫见性也好,叫三昧也好,都是一个名称,你能够碰触到,你就能够知道。【但正无三障。】〔正〕就是正见。〔无三障〕是什么?就是无烦恼障、无业障、无报障,这三障就是惑、业、苦,〔障〕就是障碍。谁在障碍你?观念不正确,就障碍你。详细来说,烦恼就是从迷惑来,因为迷惑才会莫名其妙产生那么多烦恼;你的心被迷惑了,你的观念错误了,你的行为必然错误。业障就是行为,你的所作所为。有人常讲:「师父啊,我业障深重。要诵哪一部经比较有用?」你去做比较有用啦,不要不明白真实义。有人诵完《慈悲三昧水忏》之后就去吃鸡腿;我也曾经看过,在家人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在诵经,因为出家人行情比较高,所以有些人浑水摸鱼,为了待遇比较好而出家,佛祖看了一定流眼泪。我也看过在家人为往生者诵经时,一边诵一边喝啤酒,因为天气太热了,这真是啼笑皆非。家属也不懂,你请他来诵经做什么?不如你们家属自己诵就好了。业障就是你的行为障碍你自己,你的行为来自你的观念,既然观念不正确,行为自然不正确,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报障,当然是痛苦,所以叫苦,这叫〔三障〕,这就是「思想、行为、结果」的轮回。【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讲的是别人。如果这十个字你懂,就好修行。我常讲:「别人是别人,你是你。」如果你真的想当个真正的修行人,就是一切都没有障碍到你、妨碍到你。很多人刚开始要修行,障碍就起来了,回到家里煮菜就要分锅,或是要求全家跟着吃素,妻儿很无奈,只好跑出去吃麦当劳。你不要因为自己想修行,就要别人跟你一样改变,时间到了,他们自然会变,你勉强别人改变,会让人家痛苦,这就是你的罪过;你虽然是好意,自以为这是对他好,但别人不见得要听你的话。世界上就是有那么多人产生那么多的怨恨,你认为好的,对别人来讲不见得是好,你今天来修行,要吃素也可以,不吃素我没有说不可以,因为我主要是要跟你谈心,你什么时候要吃素,自己决定。没有人像玄奘大师那么明理的,他去度窥机大师的时候,窥机大师跟他说:「要我出家是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