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37集
是我的错。你常常去护持某个道场,但你为什么不敢拿那个道场的书去流通,却拿《禅心学苑》的书去流通?」他说:「那个道场的书我不敢流通,因为讲得不太正确。」我说:「既然讲得不太正确,你为什么要护持呢?」他就说:「在我生命最痛苦的阶段,遇到那位上师,我很感恩他,所以护持他。」我说:「观念不太正确就要远离,你护持他不但没有功,反而会带来过失。」护持正法有无量功德,护持邪法会遭到果报。他说:「师父,我今天没有离开,就是因为您教导得好。」「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9我说:「你是地藏王菩萨吗?你是地藏王菩萨再来说,你入地狱就爬不出来啦9他还问:「师父,那您为什么到监狱弘法?您不入监狱,谁入监狱?」我说:「我入监狱,我马上就出狱,我讲完就走了,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你护持那个法师是正还是邪,难道你不会分辩吗?〔出世破邪宗〕,如果以狭隘的角度就是正跟〔邪〕,以广义的角度就是究竟不究竟的问题。【法即无顿渐,】不是〔法〕的问题。不要跟人家辩说:我们学的是〔顿〕,你学的是〔渐〕,这样说是你执迷不悟。法就是法,〔法〕有几个概念:一,法无定法;二,诸法空相;三,诸法平等;四,一切法皆是佛法。从这里探讨,我们在学佛法,很多人对法根本不清楚。一切法都叫法,法无定法,这句话就是叫你不要执着一定是什么样的,或你在学什么,你不要排斥或跟别人争论,这才是智慧,才是活泼玲珑,你不要执着怎么样,或一定要怎么说。〔法〕的真相就是空相,无论你现在讲的是善法还是恶法,是正法还是邪法,它的本质是空相,所以罪跟福本是空。那你说:「我可以造罪啰?」不是,因为你不空,所以你还是会有造罪的折磨,还是会有果报。理论讲「空相」,但你没有证悟到那个境界,你还是会有现象的作用产生的苦乐。因为有「诸法空相」,才有「诸法平等」,在家里跟去上班平等,家庭跟公司平等,不要常常说还是家里比较温馨,公司像冰箱。同理可证,你家那个道场,跟外面那个道场平等,在家人出家人平等,护持还是平等,但还是有所尊卑,「平等」彻底让你领悟到这才是真正「心平」的境界,因为诸法平等,所以一切法都是佛法。将这些概念串起来,你才不会像鹦鹉学人说话。【迷悟有迟疾。】法没有问题,是人自己出了问题,所以你就不要分大乘、小乘,原始佛教或汉传,真的不要这样分。如果你处处掉入一种考据,《六祖坛经》是不是六祖讲的,没有人知道。那你现在看的佛经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也没有人知道,纵使是他讲的,也不是他写的,那你书就不要读了。你读的四书是不是孔老夫子写的,你这样探讨到最后,谁可以证明给你看?孔老夫子也没有办法证明每句话都是他说的。伏羲、文王、周公也没有办法证明《易经》是他们发明的。但这个问题不难破除,你现在所看到的东西不管作者是谁,只要对你有帮助,就有意义,根本不需要考据这个是不是谁讲的。有人讲:「大乘非佛说。」那我问你,大乘经典对你们有没有帮助?你们不会自己去看吗?它的境界有多好,你去读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对你受用就是利益,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抓我们心中这只老鼠。请问,是饭后吃水果,还是饭前吃比较好?不需要在这边争辩,你吃得健康才重要,何况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否则,按照养生专家的理论,那些修行人,不要说过午不食,他们维他命ABCD全部都缺乏,人家还不是活到一百二十岁!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会去做,没有智慧的人就停留在知见上打转,各唱各的调,各说各的对,没有意义。假设你能够悟得快,我们就说那个人叫顿根,假设你悟得慢,我们就说那个人叫渐修,所以原则上还是依你自己来决定的,不需要争论。【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见性〕的法门,一般人是不能够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