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30集
此互相执着,这一下子就没完没了。你们来上课,我来接受这个缘起,我来上课,你们来接受这个缘起,只是这个样子而已,这样的概念叫随缘。光是一个概念你没有真懂,否则,两个字「随缘」你就开悟了;「平常心」你也会开悟。不是说你要读几部经,只是你对这个概念百分之百地透彻,你通常没有透彻就跳过去了。从你的执着,你要生起这样的正见,你执着就是不明白真相,用好几个概念来阐述这个真相,哪个最有用你就用哪个,「苦」对你最有用你就观苦,如果「空」最有用你就观空,如果你说这些都没有用,怎么办?那我会叫你多看历史,叫你听听别人的故事。你懂看电视也可以领悟,不懂那叫着迷,你在看什么?这件事情可以让我觉悟,可是你看不出来。古时候的戏,演一些邪不胜正的戏,或坏人到最后没有好下场啦,或者因果报应啦,看戏的孩子内心都有很强烈的忠、孝、节、义,他看戏比看课本更直接呢!但就是很少有演真理的戏;有关真理的戏,一般拍出来,票房都是很差的,因为大家看不懂。你透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去体察它,你自然就会渐渐不执着了。举个例子,我从三十二岁就开始到企业去上课,刚开始上课一定会很执着,执着我们的表现,因为这跟个人以后的前途有关系,所以早年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教到最后就不是为了赚钱了。到现在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教书就是教书,没有想过为了什么。」你讲得很好,讲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一样的道理,修身养性就是修身养性,修行就是修行,会修行的人当下就受益,不会修的人一直在期待那个目的的到来。我现在就要受益,不需要等到我开悟、成佛、到极乐世界。「这世间好苦,阿弥陀佛来接我去吧9「我业障那么重,阿弥陀佛来救我吧9你这样的修行现在不受益。但是不受益你却不甘愿,因为你在期待未来的结果;你这样修,连旁边的人都觉得很苦。你去观察,观察到最后,就远离再远离,远离就是不攀缘,你才有机会像六祖大师度他的师兄时讲的「屏息诸缘,勿生一念。」你才能够做到一句话「老实念佛」。你凭什么老实?你根本不老实,你只是会念佛。我屏息诸缘了,我不攀缘了,我才老实得下。攀缘的心是追求的心,追求什么?追求痛苦,你不知道吗?但世间的人叫颠倒众生,他以为他在追求快乐,这跟事实的真相是颠倒的。认知是快乐的,事实的真相是痛苦的,你有没有去对照过?你说:「那到底要不要追求?」「随缘」!你只要明白这个概念,你就会去做。你不明白,你常常会左右矛盾:要不要?去不去?做不做?「随缘」已经把这些问题全部都回答完了。举个例子,该去上班就去上班,但你不执着上班。不执着上班是什么意思?心中不执着上班,才不会害怕加班,不执着的人就是愿意配合的人:「我不执着我的升迁。」你好好做,也不要跟老板说:「我可不升迁的哦。」你进来就好好做,人家叫你加班你就加班,你有时间就早点来扫扫地,帮同事擦擦桌子,擦完你再去打卡。五点可以下班了,你就扫扫地,收收桌子,五点半你才走。你这样不见得会升迁,不见得会加薪,但我跟你讲,你这样做下去,你一定可以升迁,一定会加薪水,人缘一定越来越好,有一天忽然做到总经理,然后做董事长的女婿。我们常说这样的人叫傻人,你这样的形容词是不适当的,这种「不跟人计较」的人才是智者。不执着会比执着的人做得更好,如果你这句话你听得懂,你一定是最积极而且是最没有压力的人。积极的人几乎都有压力,对不对?我们常常说做人要乐观、积极、进娶热情;但是你积极、进取时,其实心中还有点苦;说你乐观嘛,有时候难免还有点抱怨;你认真做,别人不见得会配合。你有时候要观察你究竟是哪一种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也不知道。我们一般人谈到最后,都是混在一起:「反正大家都是凡夫埃」凡夫是什么?大家都差不多,说好也不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3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