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30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30集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善知识!内外不住,】不执着外面的境界叫〔不住外〕,不执着自己的身心叫〔不住内〕。按照这样的理论,你得到一个答案,依我们的程度是做不到,因为没有正见。你讲:「我明明有正见,但我做不到。」你讲这话是骗人,你这样就不可以说你有正见。哪有人说:「我是个很慈悲的人,但我做不到慈悲。」我们太轻率地讲自己有正见。就像有人说「知易行难」,他的知道根本是不知道,他知道什么?!你知道你还会这样做?有正见的人一定不执着,执着的人一定没有正见;因为你充满执着,所以你是个没有正见的人。有人问我从哪里下手,我说你不要急着修行,我的意思是你要先去了解,我所讲的了解就是你所讲的修行。你了解了,不就得了吗?!你了解怎么做生意之后,你就去做生意;你了解怎么样演讲之后,你就去演讲。你说:「我了解,但我去演讲,还是讲不出来。」你这话是有问题的,以后不要轻易被一句话打死,我二十几岁时也常常被这几句话打死:「书读那么多有什么用?」「我知道怎么做,可我就是做不到。」这些概念常常让我们很挫折:「我这样做有什么用?」「我学那么多根本做不到。」其实,是错觉,以为自己懂了,原来自己一窍不通,所以才做不到。举个例子,现在有人丢掉一万块,在那边悔恨交加,你说:「丢掉就丢掉了。」他说:「又不是你的钱,说得那么轻松。」你要不就说:「丢掉,再挣就有了。」你讲这种话,本意是要安慰,但是纵使他不反驳,他内在也不会认同。你是不是常讲这种话?你为什么要讲让人家不认同的话呢?那你怎么讲才比较有意义呢?「当你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你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启示?」「丢一万,得三个,这样比较甘愿,划得来。」所以,我们把道理讲开不就好了。你道理讲不清,就只会安慰别人,有的人连安慰别人都不会;安慰别人不是讲道理,你只是在安抚他,但这事情没有解决,永远放在他的心里,他没有真正的释怀。叫你不执着外面的世界,不执着身心,根本不可能。你说:「跟师父修,修到最后你就会不执着。」这样的修行痛苦、压抑,修到最后潜意识还是不能认同。你一定要能够讲出所以然,为什么不执着世界?为什么不执着身心?你可以讲得让我口服心服吗?我口服心服,自然不执着;我心不服,自然执着。你不服,你就让自己服嘛。你不服,哪里不服?知见没有建立,不透彻,再深入探讨。如果还是不服气,又再深入,从这里下手,慢慢让自己的知见透彻。你透彻一分,执着就少一分。【去来自由,】你只要不执着,就可以〔去来自由〕。谈到自由这个概念,大家都很喜欢,法国大革命家曾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说是这么说,我们现在是「烦恼诚可贵,执着价更高,若为两者故,甘愿受轮回。」谈到自由,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自由,不只是人,动物也一样。鸟本来在天空自由飞翔,我们又何必把牠关在鸟笼里面?!鱼本来在水中自由自在,我们又何必把牠们抓到水族箱里去呢?!一样的道理,我们的天性就是爱好自由,但说起来很奇怪,我们都是爱自由,又常常把自己困祝我们现在在这里是身自由,而心不自由,心不自由,就是你的心不自在。我们今天学佛学自在,不自在就枉学佛。每个人都知道自在很好,你有人情事故,所以你不会自在;你有面子的概念,你也不会自在;你有比较的概念,你也不可能自在;你没有开悟,就不可能自在。开悟的人就是能够摒弃那些束缚。你说:「那我如何自在?」要自在之前要先学大方。说实在,我们人要大方,大人物都很大方;大方的概念一般人都比较好学,比较豁达的人就比较大方。自在的人是开悟的,你要先从你能够做得到的学起。我们太保护自己,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3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