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25集
事也好,坏事也好,你现在病痛也好,健康也好,都是因缘所生。你没有智慧,还不是因缘所生,妄想执着所生?!你为什么有智慧?因缘所生,因为妄想执着消失了。天下没有什么奇怪的事,都很正常;换个角度,一切的现象都是正常的现象。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是平常心。[后念悟即佛;]悟的人就叫〔佛〕。凡夫和佛的差别就在迷悟之间,即一念之间。【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怎么起的?你执着那个境界,烦恼就起,你不执着那个境界,智慧就生。文字讲〔前念、后念、前念、后念〕,过去就过去了,你不要一直说你过去怎么样,你的好,你过去的丰功伟业我不想听,你的不好,你过去作奸犯科,我也不想听;过去都过去了,把握当下,就是把握这一念。你只要一念进去,不得了,真的一念让你触到,你就会发现,原来「不执着」才是人世间最快乐的一件事情!比如说你现在口袋带着钱,当然钱要带好,万一不小心丢掉,反正别人会花,又不会损失掉。为什么那个人捡到?这是你跟他的因缘嘛!你为什么攒那么多钱都拿给医生花?你拼命攒钱攒到生病;如果彼此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就世界大同。你说:「小孩子很难教,他不听我的话。」小孩要听你的话,你也要听他的话,这样才公平嘛!只要你愿意听你小孩的话,他一定愿意听你的话;「老板很难做,员工不顺从我。」只要你顺从你的员工,员工就会顺从你;「师父,那些人管不了。」只要你愿意让别人管,他们也会让你管。你把这些概念都明白了,你会觉得人生就像白云流水,没有障碍,你跟任何人在一起都是皆大欢喜。这个概念不需要高深的般若智慧,但能够做到的人很少;没有谁要听谁的话啦!所以打破你的概念,不要执着。【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无壮不要执着现在,[无往]不要执着过去,[亦无来,]不要执着未来。叫你不要执着过去,一般人听得懂,叫你不要执着现在,有的人听不懂,不执着未来,就更听不懂了。请问,要不要有理想?理想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哪个阶段?未来。成佛是哪个阶段?未来。不要执着未来,那怎么办?过去、现在、未来,每天好好地过就好。今天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哪个阶段?事实上,时间的概念是无常的,你容易被它骗;你要把这个概念放在一边,因为它有时候不是实际的,你好好地过每一天,才是如实的。「师父,什么时候成佛?」我也可以说你现在就是一尊佛。「哪有!我怎么是一尊佛?」你自己当成不是,我有什么办法!请问,你现在是国王还是乞丐?你自己认定嘛!你常常用把希望寄托在未来,那个「未来」什么时候出现不知道,活不到一百岁,烦恼一百岁的事情,所以你一直都在浪费你的快乐、你的幸福;好好地过每一天,这就是人生,其他的概念都是多余的,都是烦恼;到底人生要不要有理想?也是多余的。好好过每一天。你只要好好活,好好做,其他都是多余的,该成佛就成佛了,该做总统就做总统,你把这些概念都斩断,斩断了之后你才能够体会到什么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人,就是活在现前的这一念。修行的过程就是一种结果,所以你不需要修成一个结果。你现在拿起一串佛珠,当你开始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不要想:「我这么念,往生时不知道阿弥陀佛会不会来?不知道有没有效?我这么念,到底是念佛好,还是要看净土五经?」享受你现在在修行,你现在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现前;你坐在你家念佛,你家就是极乐世界。你活着时时刻刻都有这种感觉,死后必然也是这个样子。假设你现在在打坐、坐禅,你不要说:「坐了十几分钟,心头乱纷纷,而且还打嗑睡。」要享受打坐的当下,就是一尊佛坐在那里,很愉悦,就是那么简单,心很乱很愉悦,心很净也很愉悦。心在乱「如梦幻泡影」,不要求静;心很静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2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