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24集
是什么?我很坦白地讲,对一个开悟见性的人,「体、相、用」三个是同样一个,相就是色,体就是空,当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体、相、用」事实上是整体的,如果特别跟人家讲,它也是不可以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你的内在认为它是实在的,你执着这个概念。「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因为所有的现象不是真实的,你才不要去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里的重点是「我相」,你不要去执着你这个人;「无法相」,法相就是你的概念。你今天来学佛法,也在学一个概念,你也不可以执着佛法。不要执着「我」和「我的概念」,这两个是归类于「有」;「亦无非法相」就是「空」的意思。叫你不要执着「你」的概念,但是你也不可以执着这个「空」,它的意思不是「没有」。不要执着分别对待的概念,空跟有,生跟灭,好跟坏,善跟恶都是分别对待的概念。离「空」就是不可以执着「空」,离「有」就是不可以执着「有」。不要执着那个现象,叫做「有」;亦不要否认这个现象,叫做「空」。「我」就是一个现象,不要执着「我」,也不要否认「我」。不要执着你的孩子,但不要否认你有孩子这就是中道的智慧。你看到一切的现象都不要否认它,都不要执着它,这就是般若智慧。这个世界就好像在做梦,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在做梦,从此不愿意付出,就掉入「空」的陷阱;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你做得要死,拼得要死,那你就痛苦。你怎么样才能平衡呢?在虚幻不实的世界,你要认真地生活,这就是中道的思想;你认真生活,又能够知道它虚幻不实,所以很轻松,完全不会执着。假设你很爱这个茶杯,这个爱有执着的意思,那你要不要好好地爱惜它?你要好好地爱惜万物;但是如果你只停留在爱惜,你的内在是充满了贪爱和执着的。当有一天,你失去它的时候会不会很痛苦?如果他背叛你的时候会不会很痛苦?所以代表说你只懂一边,另一边,它改天消失了你会很痛苦。注意看,这个是我很爱惜的茶杯,我好好地照顾它。但是有一天,我不小心打破了,我也不会苦;拿扫把,把它扫起来就好。我不否认这个现象,破了,我也不执着这个现象,讲完了,世界所有一切的道理都是这样子。不执着现象的「有」的概念,但是在佛学角度你凭什么不执着?以「空」的智慧你才能够不执着,你要知道它如梦幻泡影;我用茶杯来譬喻,你很容易懂,换成你的儿子你就不容易懂了。你的儿子现在有因缘跟你在一起,你是不是要好好地爱护他?!万一他改天离家出走,或发生意外了,你是不是伤心欲绝?!你没有中道的智慧,你只有活在对他的执着,你没有悟到空,所以你没有办法去接受它。「我不执着它,我也不否认它。」这就叫中道的智慧,般若的智慧。有的人讲:「人生没有什么好计较的,都是假的,活不了几年啦9这样讲是不对的,这样讲好像在否认这个人生。我只是叫你不要去执着,这个不执着是包括「有」和「没有」都不执着,不要把它当成执着「有」,或只执着「没有」。到底「有」还是「没有」?这是陷阱。只要是现象,就是分别对待的,六祖也跟你讲「佛性非常非无常」,一切你都不要执着,别管什么「空」跟「有」,连「一切都不要执着」的概念也不要执着,不是叫你不要做事情,该工作要去工作,该休息要去休息;那是要做还是不要做?该做就做,这是随缘,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该吃,吃过多你会痛苦,该睡,睡过多你会痛苦,睡太多、睡太少你的火气都会大,这叫不符合中道;不符合中道,你一定会出差错,中道就是般若智慧。《金刚经》叫你「不执着,认真做。」不执着就是不落于「有」,认真做就是不落于「空」;有的人,一天到晚喜欢打坐,这样也不对。你一天到晚坐在那边静静地打坐,你的生命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2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