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24集
?有的人静不下来,老是往外跑,美其名叫「热心公益」,事实上是你内在在攀缘,希望别人肯定你,你一直希望跟别人在一起,你没有办法安定下来。你没有去探讨过自己的内在吗?一样的道理,你现在上班,跟你去做志工是不冲突的,一个礼拜工作五天,周休二日去做一天或两天志工就很了不起了。一样的道理,该来上课,你来上课,下课就下课,上班去上班,下班就下班,家人来了,陪家里人聊天,聊完天之后,你就来读佛经或修行,这样,家庭圆满,世界大同。学佛本来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被大家的概念搞得乌烟幛气。实相「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实相」,当你能够彻底达到这样的境界,接下来你就可以契入实相,这个实相就是见性,就是真实的现象,是你的本来面目。你证到实相也不能执着,当你一执着,就不对了,那只是假名叫真相。很多人学佛法,学到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就以为完毕了,这是不对的。刚才有同学问我:「师父,要学到什么程度?」我说:「没有什么程度,一直学,生生世世都要学。」你好好看《金刚经》,它表面上跟你讲一个,又破一个,讲一个,又破一个,有人看二、三十年都看不懂。你要明白释迦牟尼佛到底在讲什么,他东讲西讲,就是叫你不要执着。离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离」就是彻底地不执着,不要执着「我」这个假相,当有一天明心见性了,你也不可以执着这个真相;离一切相就是离开假相和真相。「则名诸佛」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大彻大悟的人。「则名」,也是个假名,叫做「佛」;人类为了去形容他,不得不去创造个名词,就是假名,《金刚经》讲完了。如果你了解这些概念,你回去看《金刚经》,应该可以看出眉目,它东讲西讲,都是在讲这个道理。有时候你在读经典,不要那么挑剔,不要一个字、一个字解释和翻译,你要知道它真正在讲什么。我们禅宗里面常常讲:「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就是「达摩祖师来中国真正的心意是什么?」不是逐字地去解说《金刚经》真正在讲什么?你要抓住它的重点。你抓住这个概念,《金刚经》里面三句论法,「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你就完全懂了,整本《金刚经》就建立在这个架构上。看完《金刚经》,再看《六祖坛经》,是一拍即合,只是《六祖坛经》讲得比较白话,一般人好懂,《金刚经》讲得也很直接了当,只是怕你看不懂。你看到什么眉目了吗?六祖大师是因《金刚经》开悟的,他的思想没有离开《金刚经》,只是他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你看《六祖坛经》,他分明叫你不要执着境界,要离开一切的境界,这里面讲的着境就是着相。【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无论你执着的是什么现象,你的忧悲苦恼统称烦恼和尘劳。海水本来风平浪静,现在因风起浪,就是因你的执着,你平静的心开始浮动了。你现在是这种状态,就是此岸,就是苦海;执着了那个境界,你的心失去了宁静,产生了痛苦。地狱在哪里?现在就叫地狱,执着就是地狱;不执着就是净土。佛教要讲净土,不要讲天堂,天堂事实上是天道,有时候是因为习惯,用地狱跟天堂对。【离境无生灭,】你只要不执着,你的心就可以保持平静。【如水常通流,】执着就好像把心堵祝一条水沟,只要把水堵住,水太小流不过去,水太大会造成溃堤,造成你的灾难。水流通,就是我们智慧通达,因为心中完全没有障碍,智慧通达的人讲话是很圆满的。请问,我们看佛经,最好是看原文,还是看别人的注解?如果你的回答是「看佛经不需要看注解。」这样有盲点。你们来听我讲《六祖坛经》,是不是听我在注解?只是我现在用语言,我翻成文字就是注解。你说「要看注解。」这样讲也不对;我们喝果汁要喝原汁,经文就是原汁,注解并不是释迦牟尼佛原来的思想。回答任何问题回答得圆满真的不简单。要这样回答:「刚开始不懂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2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