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24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24集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何名波罗蜜?此西国语,唐言到彼岸,】为什么要翻成〔到彼岸〕呢?有彼岸,就有此岸,我们都觉得这个世界是此岸,我们的意识中这个世界是不好的,所以你一天到晚抱怨,说你的寿命不够长,你长得不够漂亮,你的身体不够健康,你的家人怎么样,你的隔壁怎么样,社会怎么样,执政者怎么样,世界怎么样你一天到晚抱怨东抱怨西,因为你不明白道理,不明白道理的人真是很无奈;你真的明白道理的话,你就可以潇洒走一回,你会觉得人生真的是真善美,娑婆世界当下就是极乐。释迦牟尼佛虽然有介绍极乐世界,但他很清楚地告诉你,这个世界其实是清净的,为什么?每个佛的国度都是清净的,只是我们不明白;这个娑婆世界的大家长,我们的父母,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家很温暖,但是小孩子吵说:「父亲,我要出国去留学,我觉得家不够温暖,我希望移民到瑞士,瑞典。」瑞士的大家长叫阿弥陀佛,瑞典的大家长叫药师佛,喜马拉雅山上面又有弥勒佛。孩子吵着要出国,如果父母亲硬把他留在自己家里,对孩子是没有助益的,到最后父母就成全他出国,介绍他到哪个国家去,好好地读书进修。佛法没那么复杂,祂一下子说这里如苦海,等一下又叫我们去那边,其他的经典又说当下就是极乐,其实你不需要那么矛盾,你只要用当父母的心态看孩子在吵,你就知道了。有「此岸」跟「彼岸」,是因为你的知见不够清楚,如果你一直羡慕别的地方,佛很慈悲,他会成全你,甚至佛会写推荐函让你去,推荐函就是「信、愿、行」。佛为什么只叫他弟子念别的佛,不叫他的弟子念他自己?我刚学佛的时候,要去买一块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录音带都找不到,但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的很多。你家最好,别家不好,这个观念不正确;你家不好,别家最好,这个观念也是不正确。你家很好,别人家也很好,一切都好,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如果你明白这个概念,就知道没有「此岸」和「彼岸」,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到〔彼岸〕的意思,就是解脱自在。不住相【解义离生灭。】如果你真的了解真理,就了解你自己,你就可以离开一切生灭;〔生灭〕就是现象,〔离生灭〕就是离相。你现在开始观察,只要是现象的,都是因缘所生,所以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只要是现象,就一定是因缘所生,就必然有所灭,那就是生灭。你的身体也是因缘所生,所以你有生就必有死;你的朋友,你的另一半,你的父母子女,有缘则聚,无缘则散;完整地讲是,缘来则聚,缘尽则散,难舍能舍,来得去得。我们现在跟任何人在一起,都是因缘聚会,离开都是因缘离散。所以你不要怪别人变心,又骂他没心没肝没肺;你们因缘已经散了,你都不明白。世间人不明白,所以会抱怨对方,怪罪对方,怨恨对方,如果你心中有怨恨,你怎么会快乐?错误的概念没有铲除,你怎么会快乐?我们不需要故意等人家来安慰,如果你明白道理,想开不就好了吗?!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子,不是你比较倒楣,或是业障比较深重,而是每个人都一样,因缘聚散是人世间的真理。既然是现象界的东西,它必然有差别,但是我们在差别当中产生了比较、分别、对待。你现在是苦在这里,你又开始掉入:「我父母亲是怎么给我生的?生成这个样子?」你又在怪你父母亲;美和丑根本没有办法比,这个定义是很无知的,你一天到晚下一个定义,来让自己痛苦,这叫傻。在现象界当中,有人一个月挣二十万,有人挣两万块,是有差别的。不是说挣两万块的人,生命品质比较低落,挣二十万的人,生命品质比较高,这也是因人而异。我们一直迷失在现象界,你看到现象就被